山在第5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坡坨會稽山,縹緲浮郁藍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大熱遣懷
- 黃花自在山中發,青鳥何由海上來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劉宗保秋懷
- 碧雞啼落山頭月,腸斷槐根夢不回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絕句漫興
- 君不見吳山削成三百尺,上有流泉發蒼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舊在杭時為冷起敬賦泉石歌亂后失之今起敬為
- 何必蓬萊山,遠人即瀛洲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游仙(九首)
- 晨登女床山,西北望昆侖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游仙(九首)
- 愚公志移山,精衛思填海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涓溜可摧山,機禍不在大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用元望韻遣興見寄
- 不見三危山,萬里竄梟獍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得令字
- 百粵雨余山翠合,三韓云凈海青飛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重用韻答嚴上人(二首)
- 西塞鼓鞞山岳震,東郊羽檄海波飛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仍用韻酬衍上人(二首)
- 草木雕落,山川縈紆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寒夜謠(二首)
- 開門對鐘山,山翠盈我眸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出云未還山,落葉早辭柯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都只被、江山磨滅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秋夜呈芝麓先生
- 明到無終山下去,拓弓弦、渴飲黃麞血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秋夜呈芝麓先生
- 水拍晴莎,山銜春店,飛花落絮悠揚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蜀山謁東坡書院
- 寂寞北邙山,苦對西風,排一派、唐陵漢墓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過汜水縣虎牢關作
- 此乃廣武山乎?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夜行滎陽道中
- 英雄淚,亂山紅葉,不待曉霜丹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過虎牢
- 日暮歸故山。 -- 出自魏晉·應玚·別詩
- 采菊上東山,山高路非遠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九日與敬處士左學士同賦采菊上東山便為首句
- 月出照關山,秋風人未還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橫吹曲辭·關山月二首
- 朱旗半卷山川小,白馬連嘶草樹寒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蘄州行營作
- 湖水兩重山萬里,定知行盡到京師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獨孤曵還京
- 病多欲問山寺僧,湖上人傳石橋斷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春日行
- 碧云夢后山風起,珠樹詩成海月高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閑居寄太學盧景博士
- 云涌群山,山外海翻濤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江城子·客中重九共登高
- 神理翳青山,風流滿黃卷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郡宅中齋
- 先王定鼎山河固,寶命乘周萬物新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龍門應制
- 河有冰兮山有雪,北戶墐兮行人絕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冬宵引贈司馬承禎
- 四明背群山,遺老莫辨處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景龍四年春祠海
- 賴有嵩丘山,高枕長在目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溫泉莊臥病寄楊七炯
- 暮宿丹水山。 -- 出自魏晉·劉琨·扶風歌
- 求猿句寄山深寺,乞鶴書傳海畔洲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
- 前程笑到山多處,上馬愁逢歲盡時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冬末自長沙游桂嶺留獻所知
- 只怕馬當山下水,不知平地有風波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將過湖南經馬當山廟因書三絕
- 鳥徑杖藜山翳雨,猿林欹枕樹搖風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秋日湖外書事
- 一簇楚江山,江山勝此難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岳麓寺
- 紅日晚,仙山路隔空云海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千秋歲·深秋庭院
- 霜風洗出山頭月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憶秦娥 用太白韻
- 逢時自是山出云,獻可還同石投水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張仆射朝天行
- 乞骸歸故山,累疏明深衷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崔諭德致政東歸
- 歲儲應嘆山田薄,里社時逢野醞清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殷卿罷舉歸淮南舊居
- 詔下忽臨山水郡,不妨從事恣攀登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李十韶州寄途中絕句,使者取報修書之際,口
- 避網幾跳山影破,逆風曾蹙浪花虛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襲美以巨魚之半見分因以酬謝
- 捩機關,迸山谷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舞曲歌辭·吳俞兒舞歌·弩俞
- 城連虎踞山圖麗,路入龍編海舶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吳中言懷寄南海二同年
- 味既敵中山,飲寧拘一斛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酒中十詠·酒泉
- 偏宜雪夜山中戴,認取時情與醉顏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漉酒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