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5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上山遲,下山疾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短歌行
- 風動葉聲山犬吠,一家松火隔秋云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山店
- 朝元閣上山風起,夜聽霓裳玉露寒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舞曲歌辭·霓裳辭十首
- 長年好名山,本性今得從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七泉寺上方
- 云生四面山,水接當階石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題壽安南館
- 施行圣澤山川潤,圖畫天文彩色新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上崔相公
- 朝元閣向山上起,城繞青山龍暖水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溫泉宮行
- 兩河開地山川正,四海休兵造化仁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上李吉甫相公
- 早入溫門山,群峰亂如戟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溫門山
- 惡波橫天山塞路,未央宮中常滿庫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海人謠
- 喜歡得伴山僧宿,看雪吟詩直到明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宿長安縣后齋
- 我今歸故山,誓與草木并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將歸故山留別杜侍御
- 一個月來山水隔,不知茅屋若為居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雨中寄東溪韋處士
- 山東地無山,平視大海垠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從元太守夏宴西樓
- 地壓龍蛇山色別,屋連宮殿匠名同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題石甕寺
- 陰地背行山下火,風天錯到磧西城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送阿史那將軍安西迎舊使靈櫬(一作送史將軍
- 登高望天山,白云正崔巍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贈裴將軍
- 群子游杼山,山寒桂花白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
- --陸士修山山催雨過,浦浦發行舟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與耿湋水亭詠風聯句
- 新作陸渾山縣長,早知三禮甲科名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陸渾趙明府
- 才雄猶是山城守,道薄初為水部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商州王使君
- 近移馬跡山前住,多向牛頭寺里行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梅處士
- 有官只作山人老,平地能開洞穴幽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王秘書
- 時出為陽山,爾區來趨奔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句
- 選得天臺山下住,一家全作學仙人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辛少府任樂安
- 聞道谿陰山水好,師行一一遍經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僧往金州
- 上山復下山,踏草成古蹤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古意
- 道險不在山,平地有摧輈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殺氣不在邊
- 一身繞千山,遠作行路人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自商行謁復州盧使君虔
- 我詠元魯山,胸臆流甘滋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寄義興小女子
- 松柏忌出山,出山先為薪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隱士
- 君看終南山,千古青峨峨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勸酒
- 以茲見魯山,道蹇無所依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吊元魯山
- 所以元魯山,饑衰難與偕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吊元魯山
- 以之驅魯山,疏跡去莫乘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吊元魯山
- 哀哀元魯山,畢竟誰能度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吊元魯山
- 為木不在山,安得橫日柯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上張徐州
- 舊說天下山,半在黔中青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贈黔府王中丞楚
- 望里失卻山,聽中遺卻泉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贈城郭道士
- 不如歸遠山,云臥飯松栗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吳中聞潼關失守,因奉寄淮南蕭判官
- 隱見湖中山,相連數州內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,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
- 落日看華山,關門逼青翠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洛陽主簿叔知和驛承恩赴選伏辭一首
- 古木閉空山,蒼然暮相對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
- 山僧獨在山中老,唯有寒松見少年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尋盛禪師蘭若
- 遙見郭外山,蒼然雨中夕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九日岳陽待黃遂、張渙
- 雨歇見青山,落日照林園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林園晚霽
- 舉頭見秋山,萬事都若遺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長安丞裴說
- 宿雨冒空山,空城響秋葉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郡中對雨,贈元錫兼簡楊凌
- 寇賊起東山,英俊方未閑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暢當(聞以子弟被召從軍)
- 聿來自東山,群彥仰馀輝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贈別河南李功曹(宏辭登科拜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