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4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日夜鄉山遠,秋風復此時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初發道中寄遠
- 月思關山笛,風號流水琴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同綦毋學士月夜聞雁
- 本與眾山絕,況茲韶景和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登臨沮樓
- 敢忘丘山施,亦云年病侵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懷此地
- 朝發高山阿,夕濟長江湄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
- 思擾梁山曲,情遙越鳥枝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
- 何言嶧山樹,還似半心生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故滎陽君蘇氏挽歌詞三首
- 及此云山去,窅然巖徑好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與生公尋幽居處
- 況乃佳山川,怡然傲潭石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巡按自漓水南行
- 孔門太山下,不見登封時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經孔子舊宅
- 豈似龍山上,還同湘水濱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三月三日登龍山
- 戎即昆山序,車同渤海單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送趙都護赴安西
- 清曠前山遠,紛喧此地疏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南山下舊居閑放
- 萬乘華山下,千巖云漢中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途經華山
- 林與西山重,云因北風卷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臨泛東湖(時任洪州)
- 何況蒙山顧渚春,白泥赤印走風塵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西山蘭若試茶歌
- 憶昨深山里,終朝看火耕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歷陽書事七十韻
- 云雨巫山暗,蕙蘭湘水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歷陽書事七十韻
- 思此靈山期,未卜何年載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謁柱山會禪師
- 如今三山上,名字在真籍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縱無西山資,猶免長戚戚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雪波西山來,隱若長城起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,因令屬和
- 斷云發山色,輕風漾水光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樂天洛城春齊梁體八韻
- 昔聞阻山川,今聽同匡床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樂天聞新蟬見贈
- 更接東山文酒會,始知江左未風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自左馮歸洛下酬樂天兼呈裴令公
- 雨起巫山陽,鳥鳴湘水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華陰尉張苕赴邕府使幕
- 暮色四山起,愁猿數處聲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始至云安,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舍人二公,近
- 水底遠山云似雪,橋邊平岸草如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牛相公游南莊醉后寓言戲贈樂天兼見示
- 雨過遠山出,江澄暮霞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令狐相公晚泛漢江書懷,寄洋州崔侍郎閬州
- 酒對青山月,琴韻白蘋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湖州崔郎中曹長寄三癖詩,自言癖在詩與琴酒
- 雖攀小山桂,此地不淹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李相公喜歸鄉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
- 不改南山色,其馀事事新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初至長安
- 儀形見山立,文字動星光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奉和司空裴相公中書即事通簡舊僚之作
- 南望廬山千萬仞,共夸新出棟梁材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登清暉樓
- 薄暮大山上,翩翩雙鳥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晚步揚子游南塘望沙尾
- 從此東山非昔游,長嗟人與弦俱絕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傷秦姝行
- 世業嵩山隱,云深無四鄰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盧處士歸嵩山別業
- 外道邪山千萬重,真言一發盡摧峰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贈長沙讚頭陀
- 學道深山許老人,留名萬代不關身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戲贈崔千牛
- 拄到高山未登處,青云路上愿逢君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吳興敬郎中見惠斑竹杖兼示一絕聊以謝之
- 漢水晉山郭,襄陽白銅鞮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故相國燕國公于司空挽歌二首
- 行子東山起征思,中郎騎省悲秋氣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螢引
- 他年買山處,似此得隳官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海陽湖別浩初師
- 日出驪山東,裴回照溫泉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華清詞
- 云蓋青山龍臥處,日臨丹洞鶴歸時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麻姑山
- 雷雨江山起臥龍,武陵樵客躡仙蹤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元和甲午歲詔書盡征江湘逐客,余自武陵赴京
- 昔事廬山遠,精舍虎溪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僧方及南謁柳員外
- 雪里高山頭白早,海中仙果子生遲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蘇州白舍人寄新詩,有嘆早白無兒之句,因以
- 臺上看山徐舉酒,潭中見月慢回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思黯憶南莊見示
- 復有衡山守,本自云龍庭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李策秀才還湖南,因寄幕中親故兼簡衡州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