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繚繞山如涌翠波,人家一半在煙蘿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俞秀老
- 汲我山下泉,煮我園中蔬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要望之過我廬
- 澹然山谷中,變色未嘗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再用前韻寄蔡天啟
- 委質山林如許國,寄懷魚鳥欲忘形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招呂望之使君
- 借問山中人,云今在何處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即事二首
- 逆折山能礙,奔流海與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江
- 懷哉山川異,往矣霰雪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解使事泊棠陰時三弟皆在京師二首
- 日轉山河暖,風含草木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契丹使還次韻答凈因老
- 卻想山川常在夢,可憐顏發已驚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西京簽判王著作
- 海隅山谷閑,人物最多處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元厚之待制知福州
- 萬里山林姿,羽毛何璀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信陵坊有籠山樂官
- 太白山根秋夜靜,亂泉深水繞床鳴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信州回車館中作二首
- 特擅山川秀,相承黻冕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處士葛君挽辭
- 中有山水人,寄我十遠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瑞新十遠
- 紫荊山下物華新,只與都城共一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欲往凈因寄涇州韓持國
- 不改山河舊,猶余草木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沖卿過睢陽
- 桐鄉山遠復川長,紫翠連城碧滿隍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耿天騭惠梨次韻奉酬三首
- 水光山氣碧浮浮,落日將歸又少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杭州望湖樓回馬上作呈玉汝樂道
- 但見山花流出水,那知不是武陵溪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春郊
- 白云山頂病禪師,昔日公卿各贈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戲贈育王虛白長老
- 覆舟山下龍光寺,玄武湖畔五龍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憶金陵三首
- 檻窺山鳥有真意,窗聽海潮非世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平甫與寶覺游金山思大覺并見寄及相見得詩次
- 我自山中客,何緣有此名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昭文齋
- 留連山水住多時,年比馮唐未覺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張先郎中
- 城郭山林路半分,君家塵土我家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戲城中故人
- 云歸山去當檐靜,風過溪來滿坐涼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答平甫
- 無乃山路惡,仆弱馬行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得曾子固書因寄
- 欲傳山鬼曲,無奈楚詞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叔才岸傍古廟
- 結屋山澗曲,掛瓢秋樹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結屋山澗曲
- 皪皪山下石,泠泠手中弦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結屋山澗曲
- 那知山水樂,豈在豪華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靈山寺
- 堂邑山林久寂寥,屬車前日駐雞翹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哭張唐公
- 李子山水人,而常寓城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贈李士云
- 傍險山查立,尋幽石逕回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來闍黎新亭作
- 上國山河列,賢王邸第開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同盧明府餞張郎中除義王府司馬,海園作
- 夕曛山照滅,送客出柴門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張子容進士赴舉
- ②定山既早發,漁浦亦宵濟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將適天臺留別臨安李主薄
- ③晴山秦望近,春水鏡湖寬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游云門寺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①
- 誰道山公醉,猶能騎馬回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裴司士員司戶見尋
- 誰謂山林近,坐為符竹拘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和宋太史(一作大使)北樓新亭
- 古往山川在,今來郡邑殊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登荊州城樓
- 本謂山公啟,而今歿始揚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故徐州刺史贈吏部侍郎蘇公挽歌詞三首
- 牢落山川意,蕭疏松柏陰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數十觀,其封域多是楚時諸
- 信若山川舊,誰如歲月何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登襄陽峴山
- 況乃山海澤,效無毫發端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荊州作二首
- 苔益山文古,池添竹氣清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林亭詠
- 昔聞山下蒙,今乃林巒表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入廬山仰望瀑布水
- 兩岸山花似雪開,家家春酒滿銀杯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竹枝
- 昔愧山東妙,今慚海內兄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歷陽書事七十韻
- 九華山,九華山,自是造化一尤物,焉能籍甚乎人間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九華山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