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2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深山虎豹來城市,落日鼪鼯出薜蘿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事呈石末公
- 還山須種千株杏,等待仙華道士來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送翳士賈思誠還浙東(三首)
- 青山似故鄉,客子何當還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秋山青如煙,秋月白如水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登山臨流水,及此晴日好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恰山崩石裂,其窮已甚;獅騰象踏,此景尤奇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贈別芝麓先生,即用其題烏絲詞韻
- 關山笛破,欲吹吹不成曲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讀孚若長歌,即席賦贈仍用孚若原韻
- 鐘山后湖,長干夜烏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醉太平·江口醉后作
- 空山流水無人跡,何處蛾眉有怨詞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東居 十八
- 天山飛雪度,言是澆花朝。 -- 出自唐·董思恭·詠雪
- 蒼山寂已暮,翠觀黯將沉。 -- 出自唐·董思恭·詠霧
- 泰山積雪,沂水堅冰。 -- 出自·陳毅·雪夜行軍
- 楚山隔湘水,湖畔落日曛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鄂渚招王昌齡張僨
- 高山臨大澤,正月蘆花干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贈三侍御
- 南山高松樹,不合空攜殘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送陸擢
- 西山第三頂,茅宇依雙松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第三峰
- 秋山入簾翠滴滴,野艇倚檻云依依。 -- 出自唐·張志和·漁父
- 巫山峨峨高插天,危峰十二凌紫煙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巫山高
- 面山如對畫,臨水坐流觴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南軒
- 博山吹云龍腦香,銅壺滴愁更漏長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早春曲
- 舊山知獨往,一醉莫相違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郭太祝中孚歸江東
- 吳山本佳麗,謝客舊淹留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李長史縱之任常州
- 鋪山即遠道,查溪非故林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撫州處士胡泛見送北回兩館至南昌縣界查溪蘭
- 買山猶未得,諫獵又非時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客舍秋懷呈駱正字士則
- 吳山中路斷,浙水半江分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王翁信及第歸江東舊隱(作方干詩,送友及
- 巴山不可上,徒馭亦裴回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經巴東嶺
- 東山有遺塋,南野起新筑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南野
- 經山涉水向何處,羞見竹林禪定人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題武當逸禪師蘭若
- 深山古路無楊柳,折取桐花寄遠人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呂少府
- 關山明月到,愴惻十年游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崇德道中
- 湘山千嶺樹,桂水九秋波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泊湘口
- 佳山路不遠,俗侶到常稀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游道林寺
- 暮山逢鳥入,寒水見魚沈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漢南遇方評事(一作襄州遇房評事由)
- 海山諳向背,攻守別風云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塞下曲
- 涂山間來上,敬愛如登龍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涂山懷古
- 茲山朝萬國,一賦寰海同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涂山懷古
- 封山昭茂績,祠執答嘉祥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圣帝擊壤歌四十聲
- 在山不為桂,徒辱君高岡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草木言
- 亂山滄海曲,中有橫陽道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旅次銅山途中先寄溫州韓使君
- 故山秋風憶歸去,白云又被王孫留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吳興秋思二首
- 秋山落照見麋鹿,南國異花開雪霜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鐘陵道中作
- 春山杜鵑來幾日,夜啼南家復北家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子規思
- 云山深處,這回真是休息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念奴嬌·暮云四卷
- 關山孤月下,來向隴頭鳴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詠笛
- 東山桂枝芳,明發坐盈嘆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稱心寺
- 茲山棲靈異,朝夜翳云族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溫泉莊臥病寄楊七炯
- 東山白云意,茲夕寄琴尊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冬夜寓直麟閣(一作王維詩)
- 空山唯習靜,中夜寂無喧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宿清遠峽山寺
- 南山石嵬嵬。 -- 出自魏晉·劉琨·扶風歌
- 家山雖在干戈地,弟侄常修禮樂風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弟侄書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