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2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升山南下一峰高,上盡層軒未厭勞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元沙院
- 溪山入手何時見,塵土勞心繼日忙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人
- 深山大澤成千古,暮雨朝云又一時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晚望
- 江山眼外昏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菩薩蠻·鄉關散盡當年客
- 碧山對晚汀洲冷,楓葉蘆根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采桑子·扁舟去作江南客
- 海山疊翠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醉落魄/一斛珠
- 謝山攜妓,黃壚貰酒,舊愁慵整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桂枝香·春寒未定
- 便山遙水遠分吳越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踏歌
- 廬山竹影幾千秋,云鎖高峰水自流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廬山詩
- 游山智盤旋,俯谷仰奇巔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鐘山
- 云山溪水常相合,煙樹藤蘿每自封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詠南越
- 鐘山陽谷梵王家,帝釋臺前優缽花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游鐘山
- 亂山喬木,碧苔芳暉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二十四詩品
- 假山西畔藥闌東,滿枝紅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酒泉子·買得杏花
- 舊山歸有阻,不是故遲遲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僧舍貽友
- 青山滿眼淚堪碧,絳帳無人花自紅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敷溪橋院有感
- 家山牢落戰塵西,匹馬偷歸路已迷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丁未歲歸王官谷
- 靠山崖,傍水灣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道情
- 高山亡景行,流水失知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故相國潁公挽歌辭三首
- 江山依舊在,軒冕曏來無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李益之侍郎致政歸廬山
- 吳山黯黯江水清,欲雨未雨傷交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松江
- 蜀山瘦碧玉,蜀土膏黃金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冷金箋與興宗
- 南山隕巖石,何以慰民瞻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相國廣平文簡程公挽歌二首
- 昆山云滿谷,蓬堵浪成堆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君貺宴張氏梅臺
- 泰山魯所瞻,終南乃秦望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酬吳促庶龍圖終南山
- 東山草樹曛,致足登臨樂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·緣云軒
- 登山置酒延鄒湛,上馬回鞭問葛強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奉和始平公憶東平
- 群山勢離合,披靡隨曲折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促通追賦陪資政侍郎吳公臨虛亭燕集寄呈陜
- 秋山對疏牖,羈客倦登景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之美河西列岫亭
- 巫山高,巫山之高高不極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介甫作巫山高命光屬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
- 前山造云日,登陟不因游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九日登陸麻蘭坂
- 江山舊游在,煙火故鄉鄰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不疑知常州
- 西山爽氣秋應好,恨不相從上翠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酬謝仲通初提舉崇福宮見寄
- 嵩山洛水長相見,秋月春風不失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堯夫首尾吟
- 江山對平遠,圖史散縱橫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寄題張著作頌堂
- 聞山迤邐長,百劍連天倚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李汝臣同年謫官導江主簿
- 蒼山臨縣郭,云木冷蕭騷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祁嶠潁陽主簿
- 閩山草木未全春,破類真茶采擷新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太博同年葉兄紓以詩及建茶為貺家有蜀箋二軸
- 長山忽中斷,巨浸失橫流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謁三門禹祠
- 條山翠氣橫,隱嶙秋空窄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詩·翠樓
- 前山黯同色,不辨峰巒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端式十題·煙際鐘
- 南山三輔劇,百里古諸侯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皇甫寺丞知藍田縣
- 南山有白云,應物任所適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雷太簡
- 千山一錫遠,萬里片云輕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僧聰歸蜀
- 劍山中斷融為川,沮江雙流郁回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·呈
- 江山資秀句,風日助清歡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寄成都吳龍圖同年
- 四山相照映,五馬屢淹留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寄題與州晁都官沼沼上唐朝鄭都官有詩刻石
- 天山汗血騮,蹀躞金環轡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景福東廂詩·觀試騎射
- 為山已九仞,高節肯中衰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贈狼節推
- 屏山斜展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清平樂·屏山斜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