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2個(gè)字的詩句
山在第二個(gè)字的詩句
- 青山定厭俗人游,蘿帳云屏到即收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二月十四日至越州軒酒泛湖欲往諸剎風(fēng)作不能
- 高山未盡海未平,愿我身死子還生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精衛(wèi)詞
- 上山遲,下山疾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短歌行
- 關(guān)山足重疊,會(huì)合何時(shí)節(jié)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荊南贈(zèng)別李肇著作轉(zhuǎn)韻詩
- 火山無冷地,濁流無清源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寄崔列中丞
- 一山星月霓裳動(dòng),好字先從殿里來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舞曲歌辭·霓裳辭十首
- 云山且喜重重見,親故應(yīng)須得得來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洛中張籍新居
- 上山猶得在,自解衲衣裳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題法云禪院僧
- 嵩山古寺離來久,回見溪橋野葉黃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送山人二首
- 關(guān)山月,營開道白前軍發(fā)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橫吹曲辭·關(guān)山月
- 青山斜不斷,迢遞故鄉(xiāng)來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早發(fā)汾南
- 夜山秋雨滴空廊,燈照堂前樹葉光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秋夜對(duì)雨寄石甕寺二秀才
- 天山路傍一株梅,年年花發(fā)黃云下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塞上梅
- 青山直繞鳳城頭,浐水斜分入御溝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御獵
- 杼山多幽絕,勝事盈跬步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題杼山癸亭得暮字(亭,陸鴻漸所創(chuàng))
- 近山猶仿佛,遠(yuǎn)水忽微明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登平望橋下作
- 南山北山樹冥冥,猛虎白日繞林行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猛虎行
- 秋山無云復(fù)無風(fēng),溪頭看月出深松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秋山
- 青山無逸人,忽覺大國貧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哭于鵠
- 舊山行去遠(yuǎn),言歸樂此生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南歸
- 因山曾改眼,見客不言心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不食仙姑山房
- 青山無限路,白首不歸人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南遷客
- 一山海上無城郭,唯見松牌記象州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蠻州
- 關(guān)山秋來雨雪多,行人見月唱邊歌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橫吹曲辭·關(guān)山月
- 西山作宮潮滿池,宮烏曉鳴茱萸枝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相和歌辭·烏棲曲
- 上山采樵選枯樹,深處樵多出辛苦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樵客吟
- 寒山白云里,法侶自招攜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靈一上人初歸云門寺
- 空山煙雨夕,新陌繞陵臺(tái)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莊陵挽歌詞三首
- 舊山風(fēng)月知應(yīng)好,莫向秋時(shí)不到京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從弟刪東歸
- 舊山已別行已遠(yuǎn),身計(jì)未成難復(fù)返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羈旅行
- 深山旗未展,陰磧鼓無聲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征西將
- 茅山近別剡溪逢,玉節(jié)青旄十二重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(zèng)道士
- 出山成北首,重去結(jié)茅廬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友人歸山
- 緱山領(lǐng)印知公奏,才稱同時(shí)盡不如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從弟徹東歸
- 春山處處行應(yīng)好,一月看花到幾峰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李渤
- 青山歷歷水悠悠,今日相逢明日秋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別客
- 南山塞天地,日月石上生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游終南山
- 上山復(fù)下山,踏草成古蹤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古意
- 青山有蘼蕪,淚葉長不干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古薄命妾
- 碧山無轉(zhuǎn)易,青松難傾移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答友人
- 南山峨峨白石爛,碧海之波浩漫漫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雜曲歌辭·出門行二首
- 松山云繚繞,萍路水分離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雜曲歌辭·古離別二首
- 商山無平路,楚水有驚潈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盧虔端公守復(fù)州
- 前山胎元?dú)猓`異生不窮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登華巖寺樓望終南山贈(zèng)林校書兄弟
- 千山驚月曉,百里聞霜鼙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寄院中諸公
- 庭山何崎嶇,寺路緣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曉公歸庭山
- 抱山冷殑殑,終日悲顏顏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懊惱
- 楚山爭(zhēng)蔽虧,日月無全輝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夢(mèng)澤中行
- 登山須正路,飲水須直流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丹霞子阮芳顏上人歸山
- 連山何連連,連天碧岑岑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連州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