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2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青山未落詩人手,白發誰知國士心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裴仲謨和何先輩二首
- 楚山冬筍斸寒空,北客長嗟食不重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范純夫戲答李方叔饋筍兼簡鄧慎思
- 卞山直穹窿,苕水相依倚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泊吳興西觀音院
- 登山尚記飛云處,罷吏端如棄唾輕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劉承議解職歸養
- 道山雖云佳,久寓有饑色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
- 淮山暮眺千峰擢,洛水秋輸萬鷁翔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王元龍赴泗州
- 下山卻向中{左氵右霝}望,番憶當時在屏幛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宿金山
- 仙山游觀甲寰瀛,不比人間自雨亭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再賦流觴亭
- 故山無期大刀頭,黃塵溽暑未罷休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黃冕仲寄題順興步云閣
- 青山不肯盡,流水故意長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吳興道中
- 云山檐楯接低空,公宴初開氣郁蔥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中秋口號
- 湖山對值全如買,風月相期不用賒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公辟即席呈太虛
- 連山變幽晦,綠水函晏溫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飲酒
- 東山幽且阻,疲苶煩經過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種朮
- 疑山看積翠,湞水想澄灣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酬韶州裴曹長使君寄道州呂八大使,因以見示
- 披山窮木禾,駕海逾蟠桃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
- 孤山乃北峙,森爽棲靈神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登蒲州石磯望橫江口潭島深迥斜對香零山
- 丘山仰德耀,天路下征騑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奉和周二十二丈,酬郴州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
- 荒山秋日午,獨上意悠悠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登柳州峨山
- 鐵山碎,大漠舒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樂府雜曲·鼓吹鐃歌·鐵山碎
- 仙山不屬分符客,一任凌空錫杖飛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浩初上人見貽絕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
- 夷山填谷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孟冬篇
- 梁山為之傾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精微篇
- 緣山之隈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責躬
- 泰山可動移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艷歌行
- 楚山無限鳥飛遲,蘭棹空傷別離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河瀆神·河上望叢祠
- 蜀山攢黛留晴雪,簝筍蕨芽縈九折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錦城曲
- 西山舊是經行地,愿漱寒瓶逐領軍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宿松門寺
- 故山弟子空回首,蔥嶺唯應見宋云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重游圭峰宗密禪師精廬
- 南山自是忘年友,谷口徒稱鄭子真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題李處士幽居
- 靈山緣未絕,他日重來尋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正見寺曉別生公
- 故山松菊在,終欲掩荊扉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題僧泰恭院二首
- 祿山未封侯,林甫才為郎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鴻臚寺有開元中錫宴堂,樓臺池沼雅為勝絕,
- 博山鏡樹香艸豐茸,裊裊浮航金畫龍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臺城曉朝曲
- 博山香重欲成云,錦段機絲妒鄂君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博山
- 楚山重疊當歸路,溪月分明到直廬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送襄州李中丞赴從事
- 東山終為蒼生起,南浦虛言白首歸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題裴晉公林亭
- 故山有夢不歸去,官樹陌塵何太勞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送客偶作
- 商山丈人休茹芝,首陽先生休采薇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章岷從事斗茶歌
- 下山猶直在,到海得清無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瀑布
- 江山如不勝,光武肯教來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蕭灑桐廬郡十絕
- 金山寺近塵埃絕,鐵甕城高氣象雄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句
- 中山天下重,韓公茲鎮臨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閱古堂詩
- 好山深會詩人意,留得夕陽無限時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登表海樓
- 南山張公子,氣象清且淳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上都行送張伯玉
- 此山自古有,游者千萬輩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寄題峴山羊公祠堂
- 湖山早晚逢晴齊,重待尋仙入翠屏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與人約訪林處士阻雨因寄
- 青山欲買難開口,白發思歸易滿頭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贈馀杭唐異處士
- 湖山滿清氣,賞心甲吳越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僧長吉湖居五題其一·湖山
- 春山雨后青無限,借與淮南洗眼看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寄潤州龐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