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非關謝傅當年事,何似周郎舊日山。 -- 出自宋·沈大椿·扃秀亭
- 淮南好客詞人盛,風雅而來大小山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上揚州錢帥
- 有客過門彈一曲,斷云殘雪滿空山。 -- 出自宋·盛璲·朱元晦過訪
- 云水不知人換世,至今依舊滿溪山。 -- 出自宋·石安期·白云庵
- 不辭登陟來千里,為是東南第一山。 -- 出自宋·石景立·迎趙清獻公游雁蕩
- 去海茫茫疑十里,望州隱隱見三山。 -- 出自宋·史季溫·鼓山
- 那知別有具丘壑,不在區區紙上山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題劉君鼎臣盤谷圖
- 小阮詩懷飽丘壑,可無只句餉江山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維則庵追涼題月湖屏間詩后
- 伊誰闖我小窗關,偷卻西樓一面山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伊誰
- 不怕老來無腳力,閉門端坐看廬山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有惠廬山圖者
- 自合明光將劍履,如何零落遂丘山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挽李提刑久善
- 何須行怪出世法,屏棄骨肉潛荒山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留題丹經卷后
- 不用張帆越清泚,化身先自遍西山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乙丑中秋與山僧數輩自虎邱靈巖泛太湖登洞庭
- 凄涼瓦礫荒叢菅,但存四壁空青山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題大光寺詩
- 蚤年獨出棄繻關,肯作轅駒老故山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挽彥承知監
- 風休江北一聲櫓,春盡劍南何處山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與侍講程自靖州西歸會於江陵二首
- 西湖湖水清可{左奭右斗},孤山山人瘦有馀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訪孤山林和靖梅塢陳跡
- 卻立群峰北望看,斷虹飛雨即家山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寄趙宣教
- 四十五里鄰近寺,一十八盤容易山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和趙制干二絕句
- 今年賢弟去貪佛,平日阿兄真愛山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和趙制干二絕句
- 田園隱密白牛閑,近揖湖光遠對山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白牛接待
- 不是酒腸寬似海,爭知詩膽大如山。 -- 出自宋·釋從瑾·頌古三十八首
- 者邊颺下舀溪杓,鈯斧又移深處山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賀大淵自資福住白云
- 破頭峰頂掩禪關,三卻天書不下山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四祖贊
- 撈龍趁鳳男兒事,淺種深耕效仰山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通身寒暑無回互,笑倒當年老洞山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生·偈頌二十二首
- 一句古今無滲漏,祖師不在東西山。 -- 出自宋·釋道行·頌古十七首
- 去路一身輕似葉,高名千古重如山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夾截虛空成畔岸,一重水隔一重山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二十首
- 縱使祖關開正眼,前頭更有萬重山。 -- 出自宋·釋德光·頌古十三首
- 清凈法身花藥欄,眉毛刺倒須彌山。 -- 出自宋·釋端裕·頌古十首
- 不是風兮不是旛,一重山后一重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頌古四十四首
- 老無定力隨風轉,又向南山過北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辭凈慈赴靈隱
- 道人若欲來相訪,定是忙忙趕出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一回春至一回綠,老子何曾解出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出山相贊
- 一趯趯翻四大海,一拳拳倒須彌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慧初·偈二首
- 玉龍起雨上東天,石虎出風下北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三十首
- 欲得撐門并拄戶,更須赤腳上刀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頌古四十八首
- 夜深趁得曹溪渡,失卻番禺兩岸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頌古
- 分明有語無人會,又上高樓看遠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頌古
- 過了云門更好看,前頭孤峻有姜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送澤化士兼簡云門二老
- 一口直饒酬得過,泐潭山更過西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泐潭暹上人出示延福頌古三首索鄙語因用其韻
- 驀然合著大石調,斬新臘月火燒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香林遠和尚贊
- 洛陽橋下千尋水,象骨峰前萬疊山。 -- 出自宋·釋堅璧·送泉州僧
- 十年霜雪獨為客,萬里夢魂空到山。 -- 出自宋·釋簡長·暮春言懷寄浙東轉運黃工部
- 孟冬改旦曉天寒,葉落歸根露遠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戒香·偈
- 攜魚籃,呈粉面,勾動馬家郎,眼花山影轉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馬郎婦贊
- 即今吉兇悔吝拈向一邊,玉泉洞山且靠一壁,卻聽拄杖子出來露個消息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偈頌七十一首
- 今日不求閑自至,一枝藤占幾江山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偈頌七十一首
- 爺兒解釋死生冤,覓語欲登靈鷲山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送性侍者之冷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