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鐘魚寺寺藏深樹,樓閣家家見好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周府尹三首
- 只因標致清于水,便有聲名重若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周府尹三首
- 此話無人膠鳳觜,一蓑煙雨紫陽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高子明投贈二首
- 早幸淵騫同闕里,終當園季隱商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許大初見贈二首
- 翠微云外宣平宅,一棹歸歟隱此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思七言八首
- 將相共扶黃道日,神仙獨隱紫陽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思七言八首
- 天河不洗讀書眼,未可同君上此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閻學士靖軒贈受益山居二首
- 山城秋意早,新粒市香{左禾右山}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月半屢雨
- 山中事事勝人間,莫怪山翁喜入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天竺還五首
- 聞說姑溪卜新筑,會須容訪郭青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張慵庵言別就送
- 熙豐消息黃龍府,濂洛源流白鶴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魏鶴臺并呈虛舟
- 一任金陵絳帳還,近始再調□□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戴帥初信州教授
- 今年夏竟無冰賣,富屋錢謾堆如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孟信州和方亨道六月雨時當雪天改為欲作雪
- 大蒼山,小蒼山,有若醉翁亭外滁山環(huán)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鶩源戴氏蒼山歌
- 細嚼紫陽山色飽,饞涎猶睨應天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黟縣學官江歸上饒石湖精舍
- 細為明時問疲俗,往來亦足當游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慵庵不及用韻奉寄
- 不濃不淡煙中樹,如有如無雨外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戚子云五云山圖
- 孝友門闌佳子弟,承平人物舊湖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同伯幾過張子范子周兄弟園池
- 婢仆凍饑猶戀主,兒童婚嫁合還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月初六日客報吾州初一日大火城中俱盡吾家
- 誰描驢瘦更詩瘦,首與雙肩共一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畫馬
- 同源泗水別溯水,接壤嶧山連泰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趙樸翁赴衍圣公嶧山書之招
- 綠陰正是濃時節(jié),遮盡人家只見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四月十二日飲陸君用見山堂
- 盜起屢煽鄰縣火,軍興全赭近城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歲盡即事三首
- 生縱不陪振鷺列,死猶可葬伯鸞山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報答風光無一句,不知更看幾州山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采芹亭
- 豈無半幅鵝溪絹,貌取亭前一帶山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采芹亭
- 似有宿緣吾士友,差強人意此溪山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學廳桃符
- 勝游不減謝安石,佳士況逢元魯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師尹·爽軒
- 說道浙江人不信,向南全似越州山。 -- 出自宋·方武子·題龍津亭
- 塵埃掉臂離長陌,琴酒和云入舊山。 -- 出自宋·馮京·句
- 林煙開處飛層閣,云市窮頭獲遠山。 -- 出自宋·馮椅·詠歸亭
- 忍把浮名賣卻閑,門前流水對青山。 -- 出自宋·傅霖·贈張詠
- 要使清風激懦頑,餓夫寧死首陽山。 -- 出自宋·傅夢得·讀夷齊傳
- 風光依約上征帆,云影參差帶遠山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贈黃友把酒東臯三首
- 石磯坐久風林靜,一派泉聲落半山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蒼嶺行三首
- 閑來芳徑步幽草,更上高樓看遠山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遂初東園
- 浮煙更擁云峰起,全似西湖遠近山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煙雨館晚對
- 懷君九日登臨處,知向何山向道山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九日寄渭南文友
- 雨足云收得暫閒,謾將頭角寄空山。 -- 出自宋·肱禪師·題雁蕩龍鼻水
- 料得桓溫登劍閣,便拋李勢入岷山。 -- 出自宋·勾臺符·句
- 清涼不著人間暑,三伏來游九鎖山。 -- 出自宋·顧然·大滌洞
- 三十六溪清淺水,二十四重高下山。 -- 出自宋·顧士龍·西峰山
- 平生但愛山中寺,此日來看竹外山。 -- 出自宋·郭三益·題多福院分翠軒
- 淺淺溪流綠一灣,朝來拄頰看西山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秋日即事八首
- 認得君臣魚有水,個中蛇勢似常山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張都統懷古四首
- 蟠胸浩氣吞云夢,蓋世英名重泰山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鄭宣撫三首
- 驚殘午夢風推戶,壓盡炎威雪滿山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趙茂州即事六首
- 尋幽一訪洞中天,路繞青溪水繞山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蒲大受同游龍洞之什
- 了知游戲夢蝴蝶,聊學逍遙歌泰山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郭有道先生知命錄喜其擺落世塵去來自在真神
- 明日龜陵分手后,音書又隔幾重山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馮當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