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再聽玄旨知何日,時望片云歸故山。 -- 出自宋·查道·送張無夢歸天臺
- 貝闕珠宮留不住,卻攜爐鼎隱廬山。 -- 出自宋·查藻·清虛庵
- 短劍悲歌浙水灣,疾風吹夢到西山。 -- 出自宋·柴隨亨·寄疊山謝年丈
- 待傳京兆眉膴樣,剩寫春容入遠山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偶成
- 櫓聲欲出含風灣,舟人已指平都山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平都山硤中勝處余思欲一到而不能近得予弟書
- 只為胸中春一點,未能忘世臥溪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鉛山遇霜
- 虜退沙場洗戰斑,誰家不上望夫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淳祖·征婦吟
- 擬仗神功擊陽石,卻疑天漏類陰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客舍久雨無酒戲柬沈泰叔
- 旋見軟紅生野水,似看寸碧出遙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夜雪
- 長篇險語懷東野,俗狀塵客愧北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次韻
- 詩豪會見揮銀筆,酒圣端能倒玉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次韻葉秀實縣治環翠亭
- 望氣行看求利劍,知音當已識高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次韻葉秀實縣治環翠亭
- 觀書尚喜眼如月,搜句誰憐肩聳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次韻葉秀實縣治環翠亭
- 時桃短燼傾蕉葉,獨擁寒燼炷博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甲子歲除一夕夢與先子論詩有云未能免俗猶聽
- 百步西連陵母冢,峨峨先識泰同山高。 -- 出自宋·陳薦·范增墓
- 瘦盡芙蓉菊又殘,客游懷抱更登山,秋光老矣歸何處,只在愁人雙鬢間。 -- 出自宋·陳鑒之·秋晚
- 寒日碧云無限意,卻成喑啞對湖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題和靖祠
- 賜號競歡新宇宙,藏身獨憶舊云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挽張提點自創玄都觀歸故山羽化
- 潭影悠悠白日閒,千年如畫此江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和姚山長一甫
- 千載同歸兩陶令,故園相望一青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挽陶縣令叔元
- 人生出處前料難,向來窗下有此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望廬山
- 一弓斜折蜀江水,八字平分漢渚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又登南樓
- 坐待清風送明月,等閑高枕對溪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延平呈潘王二丈
- 欲知招演堂中境,便是水梔盆里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延平呈潘王二丈
- 莫道七閩無好境,東南第一此家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第一溪山
- 誰言濱海無多地,著得擎天有底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方機宜
- 四十馀年倦江浙,二千里外擇溪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送孫生季蕃歸浙水
- 樓高二丈只三間,四面平疇繞海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題新創南樓榜曰寬閑
- 是非榮辱不到地,南北東西都見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范茂才
- 寄語當年詹令尹,吾今亦欲早歸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題清隱祠
- 我今收拾胸中去,歸賦淮南大小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王主簿
- 萬卷編抄高似屋,一門師友重如山。 -- 出自宋·陳謙·句
- 最憶海青投樂器,絕憐甄濟隱青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容·題浯溪中興頌二首
- 海甯邑屋千山環,幽人更愛山中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尚文·題江國錄先生石室
- 筍槊秧斜入圖畫,令人魂夢到家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句
- 來聽春枕連宵雨,看畫秋屏著色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訪張元明山齋
- 孤帆白鳥無邊水,殘日斷云何處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呂城舟行晚晴
- 風裹禽聲來木杪,日斜樹影倒溪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柳下
- 仆奴頗厭穿云路,老子方欣在眼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雨中發崇福院
- 坐石有言盟白石,愛山隨意買青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清明前二日同周公美黃子京郊行和子京韻
- 朝隮何事故要日澤已均,潑墨千山云不斷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和葉仲洽喜雨
- 喜有詩情濃似酒,從渠日歷積如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七月廿六日趙國興招飲山堂有詩和韻
- 政擬徘徊檀木嶺,且先點檢上林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十月九日同公美踐上林之紀回紀實
- 有客有客心地閑,樓外青林林外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諸君用東坡玉堂觀郭熙畫詩韻題江山王君平遠
- 行健要將乾作馬,登高須識艮為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和韻呈徐子融聊寓諫時子融同會
- 連城價重雖非玉,千古名存壽此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以山石條環趙昌甫交支廿八字
- 不見白云無一事,等間為雨卻歸山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常州郡齋六首
- 池面綠陰通易水,樓頭青靄見狼山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登雄州南門偶書呈知府張皇城
- 吾主聘賢方仄席,好將書幣起東山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懷友人陳烈
- 莫怪詩翁頭白早,時來向此寫湖山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題杭州寶巖寺垂云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