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卷衣江上秋來別,處處禪心朵朵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送禪者
- 已被云陰閉,徒懷永夜明,徘徊倚山閣,誰見此時情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中秋待月值雨
- 照水未能嗟白發,倚欄重得見青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病起二首
- 便有唐家今夕意,月和風露滿驪山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戊申年七夕五絕
- 題破白云深有意,要傳消息到巫山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題李士言秀才別貯帕
- 周南日夕歸心動,笙月飄風盡有山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韻和石學士見寄十首
- 竹圃云齋謝病還,更將禪號擬香山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吳侍郎曏號樂城居士今復職守陜臨歧自哂二
- 儒生未必無長策,枉使匈奴害狄山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讀史二首
- 傷翼再來仍繞樹,行云何處不思山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恩忝西掖垣
- 秋沼縈心林下水,曉樓供目雨馀山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韻和太常韓博士寄獻留臺吳侍郎之作
- 兼濟未成歸有地,羨君因此轉思山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留題許國博申申堂
- 飛仙急過無真賞,始信明皇不識山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過飛仙嶺
- 老僧有意厚來往,四面更令看好山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和百塔寺四首·四開亭
- 仕宦東西苦無定,此心長似宿家山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山水臥屏
- 天闊鳥行疑沒草,地卑江勢欲沉山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碧湘門
- 一峰高起塞天關,堪作皇家外屏山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屏山
- 路下洋河水石閑,三分才過二分山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又那霸泉
- 夜深一陣打窗雨,臥聽風雷在半山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祝融峰
- 訪僧莫道無閑事,手指青天口說山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莫铘關
- 云中認幡剎,漢上醉我觥{上三山下缶}。 -- 出自宋·袁陟·奉和
- 銀河倒瀉分雙月,錦水西來轉幾山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甘露寺
- 籃輿寂寞愧彭澤,拄杖風流肖德山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游天竺上寺呈東山仲靈沖晦
- 猿驚鶴怨不知處,虎據龍蟠空見山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雜題
- 六代舊人無處問,只馀淮水與鐘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蘇主管青溪十絕句
- 文章奇古源西漢,詩律精深祖后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孫司戶秩滿東歸考試鄂渚二首
- 中心白閣蘇堤路,兩岸南屏西竺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張部門湖上二首
- 七澤茫茫千里間,王師堠前初見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過王師嶺堠見荊門郢州山
- 報答年光無酒伴,盡拈佳句為江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春晴
- 今無愈湜陪長吉,古有嚴徐伴小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趙僉判投贈
- 天遣清明作小寒,人從赤壁上青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夾得胡仲芳詩次韻
- 三釜及親須為米,可辭為客下茅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阻風茅山港
- 何如舉此為客壽,卻送蘇郎登道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蘇主管大礬山歌
- 魚釜鶉衣救叔寒,犧樽羊餼度姑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和陳待制江城畢工遇雪
- 一色新花迷遠近,十分和氣滿江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瑞慶節
- 一日能從晦嚴子,十年不負會稽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次韻趙僉判投贈
- 批判秋風勾夜月,抨彈淮水薦鐘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贈劉正將
- 云間甲子三秋雨,日射淮南一帶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訪東坡題高風堂屏間
- 幡然愿執弟子禮,拿舟自入長陽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承甫兄往長陽山從學詩
- 不似北關門外看,更無一物涴青山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皋亭山
- 鄭公身與我同寒,陸子泉頭隔幾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寄鄭薦玉
- 元日今年分外寒,先生堅臥正如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元日用前韻
- 白玉花開碧玉彎,戴逵溪上謝公山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仆在會稽泛舟至剡中是時雪遲梅子煙外萬枝夾
- 當爐滌器兩憔悴,幾度暗啼愁遠山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白頭吟一首
- 懷哉欲往波浪闊,回首江南江北山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寄題真州扃岫寺
- 冰輪孤掛夜千丈,玉露密零秋一山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中秋山間觀月
- 流落天涯俱避地,念君更入萬重山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送孫肖之還縉云
- 小朵飄零水風晚,又隨殘月落關山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同賦梅花十二題·江村
- 沙明寒水月窺澗,露濕曉煙秋在山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定光院
- 更待海風來萬里,一天霜月滿空山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山居追涼
- 竟日裴回無俗意,祗因竹外有秋山。 -- 出自宋·王琮·獨醒午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