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力大泰山不可拔,答理子,一觸泰山折之如不周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奉使歌,美答理麻氏也
- 叮嚀舊客兼新客,漫浪南山與北山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嬉春體(五首。錢塘湖上作。一云“賦俏唐體
- 為問浮槎還到否,便乘之、直上三山遠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金縷詞 送上官子東之昆山州暮官
- 依稀似識城頭鶴,仿佛曾游海上山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至松江
- 自從龍去不可攀,公亦臥病思東山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奉送大司馬劉公歸東山草堂歌
- 天設居庸百二關,祁連更隔萬重山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塞上
- 錫杖乍飛天竺寺,芒鞋還踏道場山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履省任后之吳興部戲作
- 由他國士誰謀國,若個山人肯住山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閉關
- 城頭殘月誰橫笛,吹落梅花雪滿山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塞上曲三首
- 千里林光俱浸水,一杯江氣亦浮山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宿長春祠夜半朱君扣榻呼起視月
- 知是峨眉第幾盤,客僧愁宿日低山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畫高嶺莫行僧眾
- 歌殘《水調》沉珠明月浦,舞破山香碎玉凌風臺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詠梅九言(元僧高峰有此作)
- 青草波光連夢澤,蒼梧云物隔疑山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春興(六首)
- 峽形千仞立蒼顏,開辟從來有此山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五丁峽舊傳為力士開山之地據史秦用張儀司馬
- 千重紫塞迷青冢,九曲黃河繞黑山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出關(擬唐人)
- 云氣開成銀色界,天工斫出點蒼山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滇海曲(八首)
- 百家小聚還成縣,三面無城卻倚山。 -- 出自清·查慎行·雨過桐廬
- 西來一曲昆侖水,劃斷中條太華山。 -- 出自清·峻德·望潼關
- 撫碣傷禾黍(今歲余侍先生游孤山,先生撫古墓碑,視皇清二字未磨滅,感喟久之),怡情醉管弦(孤山歸來,顧曲于湖上歌臺)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貽王海帆先生
- 子夜新聲碧玉環,可憐腸斷念家山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輪中枕上聞歌口占
- 良游晼晚兮月呈光,錦路逶迤兮山路長。 -- 出自唐·賈曾·和宋之問下山歌
- 張蔦席云平圃宴,焜煌金記蘊名山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石淙
- 曾無夢入朝天路,憶有詩題隔海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宿江寺
- 杜口已同居士室,傳心休問祖師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和西蜀可準大師遠寄之什
- 相思莫救燒心火,留滯難移壓腦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州寄貫微上人
- 日月坐銷江上寺,清涼魂斷剡中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夏日寓居寄友人
- 此心終待相逢說,時復登樓看暮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詠懷寄知己
- 片云孤鶴東西路,四海九州多少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林下留別道友
- 兩面碧懸神女峽,幾重青出丈人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人入蜀
- 春陪相府游仙洞,雪共賓寮對玉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武陵貫微上人二首
- 刀劍為峰崿,平地放著高如昆侖山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與馬異結交詩
- 風卷魚龍暗楚關,白波沉卻海門山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揚子津
- 擊革扌從金燧牛尾,犬羊兵敗如山死。 -- 出自唐·莊南杰·相和歌辭·雁門太守行
- 陣云不散魚龍水,雨雪猶飛鴻雁山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大漠行(一作胡皓詩)
- 葛相終宜馬革還,未開天意便開山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籌筆驛
- 孟子死來江樹老,煙霞猶在鹿門山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襄陽過孟浩然舊居
- 猶嫌住久人知處,見欲移居更上山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戲題山居二首
- 相共游梁今獨還,異鄉搖落憶空山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將歸舊山留別
- 漢國明妃去不還,馬駝弦管向陰山。 -- 出自唐·楊凌·琴曲歌辭·明妃怨
- 傳道單于聞校獵,相期不敢過陰山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觀獵三首
- 每到夕陽嵐翠近,只言籬障倚前山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裴十六廳即事
- 門外水流風葉落,唯將定性對前山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題道濟上人房
- 一身從宦留京邑,五馬遙聞到舊山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遠聞本郡行春到舊山二首
- 時來時去若循環,雙闔平云謾鎖山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武關
- 今夜青云驛前月,伴吟應到落西山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宿青云驛
- 縈紆似接迷春洞,清冷應連有雪山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新安道中玩流水
- 初謂來心平若案,誰知別意險如山。 -- 出自唐·常理·妾薄命
- 妾夢不離江水上,人傳郎在鳳凰山。 -- 出自唐·張潮·江南行
- 一點星球垂絳闕,五云仙仗下蓬山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夕宴中秋醉廣寒,閬風銀闕鎖三山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