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愿尋五百仙人去,一世清涼住雪山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文殊院避暑
- 春初攜酒此花間,幾度臨風倒玉山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題櫻桃
- 數點疏星紫錦斑,仙家新樣剪三山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寄友人鹿胎冠子
- 狂風何事相搖蕩,吹向南山復北山。 -- 出自唐·李冶·偶居
- 四海已歸新雨露,六朝空認舊江山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登凌歊臺
- 唯有東林學禪客,白頭閑坐對青山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贈僧
- 拂露叢開血色殷,枉無名字對空山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野花
- 卻笑孟嘉吹帽落,登高何必上龍山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九日賈明府見訪
- 誰謂西江深,涉之固無憂;誰謂南山高,可以登之游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相和歌辭·苦辛行
- 昨夜月明湘浦宿,閨中珂珮度空山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湘南曲
- 此去若逢花柳月,棲禪莫向苧羅山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送僧游越
- 池上有門君莫掩,從教野客見青山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春日宴徐君池亭
- 夜坐不厭湖上月,晝行不厭湖上山。 -- 出自唐·張謂·湖上對酒行
- 有鳥盡巢垂汴柳,無樓不到隔淮山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送韋岫郎中典泗州(一作癸丑歲毗會中貽同老
- 令節爭歡我獨閑,荒臺盡日向晴山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九日偶懷寄左省張起居
- 輕舟共泛花邊水,野屐同登竹外山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為戶部李郎中與令季端公寓止渠州江寺偶作寄
- 出寺只知趨內殿,閉門長似在深山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次韻和秀上人長安寺居言懷寄渚宮禪者
- 莫厭九衢塵土間,秋晴滿眼是南山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悶題
- 雪下文君沾酒市,云藏李白讀書山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蜀中三首
- 孤峰未得深歸去,名畫偏求水墨山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朝直
- 峨嵋咫尺無人去,卻向僧窗看假山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七祖院小山(一本題上有西蜀凈眾寺五字)
- 城中此地無人愛,坐對西南見好山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程公辟留客開元飲
- 此節東南無此會,高名千古映湖山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和吳門章太守五日宴九老于廣化寺
- 怪得池塘春水滿,夜來風雨起南山。 -- 出自宋·呂蒙正·句
- 窺魚白鳥明殘照,抱石幽云點半山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句
- 為謝國恩來闕下,又承天澤去中山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送崇教大師惠思歸山
- 故人歲暮在何處,空見千山與萬山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寄石隱之
- 世人何人最得閑,司諫拂衣歸華山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句
- 露冕分憂輟近班,朝陽鳴鳳古岐山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王尚食知鳳翔
- 擲金才少敵,泣玉恨還同,后夜蓬山宿,知君必薦雄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予以縉云進士周啟明長書呈秘閣黃少卿黃頗歎
- 五年書命塵西閣,千古移文愧北山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書懷寄劉五
- 萬里云帆何時到,送孤鴻、目斷千山阻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賀新郎·睡起流鶯語
- 料嫦娥此夜,殷勤偏照,知人在、千山里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水龍吟·舵樓橫笛孤吹
- 浮云卻是堅牢物,千古依棲在蔣山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哀王荊公
- 知他落日能多少,偏照淮南幾處山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句
- 世間多少不平事,卻被同州看華山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取里語以己語足成二絕
- 梁苑瑤池醉夢闌,忽隨北客度燕山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至瀛州小雪貽蔣穎叔
- 今日登臨何所似,慈恩塔上望南山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登樓
- 三湘盡處猶逢竹,五嶺回時卻見山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灑然堂
- 今朝我過齊山下,邀我陟降游二山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贈奉議沈遼
- 中流莫怪頻回首,直到江南始見山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龜山寺
- 我蔽一言郡記取,黃扉未必似青山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為古艾鄭子剛賦可軒
- 見花朵繡田,柳絲絡岸,沼冰方泮,山雪初殘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風流子·細草芳南苑
- 傅說騎箕兮不可攀,留此舟兮橫山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橫山堂三章
- 綷縩黃裙墮游水,斕斑錦襪委嵬山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天寶三絕
- 十年風攪海波翻,未報穹廬氣踴山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張千里惠詩次韻
- 光凌萬頃搖銀海,興愜千鍾倒玉山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次韻林梅卿吏部游湖
- 陽侯不動箕伯閑,蓬齋赑屃安如山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王季恭蓬齋
- 軒然寄傲楸枰間,長恨坐隱非云山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用綽中韻送正臣正臣欲歸隱而無資故廣其意以
- 天上真人躡島鳧舄,移文休勒此山名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自鳴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