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我行為公義,亦復為私仇,腳蹴舊山河,手提賊人頭,與君拜墓下,一慟為君酬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留別梁任南漢挪路盧
- 寬著庭除貧貯月,少栽竹樹要觀山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幽興
- 吁嗟乎樹中餓死安足惜,何似西山采薇食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樹中餓
- 攜琴載鶴招使去,我家自有徂徠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畫松為顧良弼主事題
- 南畝老翁雙鬢斑,筆法頗似高房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劉尚質南樓題王舜耕山水圖
- 實怕行塵多似雨,更憐官馬瘦如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答奚元啟次韻
- 日日車塵馬足間,夢魂連夜到西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西山(三首)
- 居庸東下接榆關,千尺層城萬仞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送唐都憲出鎮薊州諸關
- 今日相逢慰別顏,獲參后乘訪龍山。 -- 出自宋·白丙·龍多山次馮使君韻
- 赤壁夢難同楚頌,洞庭樂不減商山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題蘇東坡書楚頌并菩薩蠻滿庭芳詞卷后
- 西湖日日船如織,半在南屏第一山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凈慈禪寺
- 鄉分遠近旗斑斕,什隊百隊沿溪山。 -- 出自清·張維屏·三元里
- 三百六旬同逝水,四平涂里說家山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歲暮雜感十首
- 曾洗人天清凈眼,飽看巴蜀怪奇山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送孫芝房使貴州二首
- 問舍知君困欲還,才高那得臥南山。 -- 出自宋·鮑同·中隱堂二首
- 荒洲千古凄涼地,半掩空祠向暮山。 -- 出自宋·畢田·大哀洲
- 五鬼不磨吾道義,二秦長是此江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讀書有感
- 盡寸之功當記取,將來百仞作高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屢省乃成
- 但聞兀術聲翻海,不謂羅延力拔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自杭來有四圣觀佛所言
- 逢人切莫談邊事,開口何須問故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出行
- 萬騎連接出襄國,諸忍撩亂上驪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邵武泰寧途間一路海棠
- 道人不識紅妝面,何事扶筇過此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邵武泰寧途間一路海棠
- 章臺陌上試金鞍,文君鏡中描遠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張敞二首
- 銅雀臺前閑極目,驚魂猶繞白狼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曹操七首
- 曾識中庸并孟子,正如江水發岷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論語·三省章
- 正好望思臺上淚,隨風北去灑陰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武帝
- 舍卻存亡論理義,江東不似馬毛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苻登
- 春深不放白牛閒,依舊隨群入亂山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偈頌十二首
- 滿徑落紅人不到,杜鵑啼雨入空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晚春偶題呈正甫先生
- 一自祖龍東去后,更無人到會稽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詠古
- 莫道玄談些子是,鳳飛鶴宿九疑山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三天境象驗人間,不在江湖不在山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杉松高拔千萬尺,寒泉引望峭青山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拂拭塵埃明印月,遍驅神鬼鎖驪山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誰信紅塵隨處凈,不論城郭與青山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閒居書家
- 捧檄于今非得已,漫勞魂夢繞溪山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次韻思睿見寄
- 但道歸囊尚羞澀,安知不判給銅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羅子琳謁趙香山得錢十緡米三石意若未滿以詩
- 南宗要勘北機關,踏遍江湖淮浙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瑩老自浙歸住東廣光孝移住南華五首
- 告違只上加餐祝,更祝俸余歸買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和富陽陳大夫禱雨有感韻
- 熟眠無夢到槐國,倦醉有人扶玉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簡隱居陳公儔伯英
- 能卷塵心三曲水,欲迷客眼九嶷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陳君舉飯余倉司之五峰閣移坐臨檐口占舉似
- 鳳歷推來恰半千,高名千古重于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壽林中書
- 一夜盡開多寶藏,施銀為地玉為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次韻酬姜孝杰雪中見寄
- 把酒無非酹明月,鳴弦不復鼓高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甲辰歲與涂漢英別己酉復相過遽告行固小留之
- 十年以后來相問,收拾俸余歸買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臨汀推官盧伯壽二首
- 吾宗叱馭闖賢關,筆涌長江挾泰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石江曾元英赴太學補二首
- 短短蔞蒿淺淺灣,夕陽倒影對南山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贈釣伴
- 千秋只有無情月,遍照松楸處處山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悼彥昭
- 身心放下有余閑,垂老生涯在萬山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山居(七首)
- 蒹葭霜冷雁初還,歸夢如云只戀山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秋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