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淡淡紅生細細香,半開人折寄山房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蓮花
- 元佑文章絕代無,為盟主者眉山蘇。 -- 出自宋·曾慥·題蘇養直詞翰巨軸
- 一陣曉寒催畫角,朝來爽氣碧山高。 -- 出自宋·陳東·秋夜獨坐有感一章奉呈師說令尹奉議光明主簿
- 千歲歸來化鶴仙,作亭猶是舊山川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題塵外亭
- 不似東陽村舍畔,荒鞋踏雨看山時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移司道中四絕
- 真山固自玉簪碧,秋意亦到假山中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假山
- 平鋪秀氣一里許,不露云尖與山腳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擬州學橫翠軒
- 詩思已隨芳草動,春寒少為好山留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草亭遠望
- 煙際輕舟分霽色,望中飛鷺點山光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初秋
- 沐雨抗塵幾萬里,勞生令我憶山家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隨鳳翔有何日在堤霜后路亂飛榆柳踏平沙之句
- 又對團團紅樹,獨跨蹇驢歸去,山水澹豐容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水調歌頭·長江飛鳥外
- 閱遍平川至山足,投鞭下馬緣山腹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游空山
- 事去時移二百年,金陵空有舊山川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張元舉惠江南李王帳中香
- 長伴紫髯翁,踏月吹簫,笑詠云山里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醉花陰·簾卷西風輕雨外
- 盡倒濃漓澆磊磈,胸中著我半山云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林仲和筠莊
- 莫傍沉香亭北看,只宜卮酒對山翁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同坐客賦席牡丹酴醿海棠三首
- 近村籬落低臨水,直面峰巒半山云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國村送游黃山之作二首
- 白發歸來一笑同,舊游長憶魯山東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翊善余公挽詩二首
- 白霧蒼煙暗九秋,殷床金吼抱山樓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已亥季秋至凈居思大智者場院因瞻二士相三日
- 少年正墮塵網中,晚歲臭味商山翁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用碩夫韻述懷二首
- 泄云無力占山腰,初日分光上山背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和表之清陰亭作
- 儻令夸子與宵遁,胸中賴有藏山壑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寄題翠樊亭
- 南鄰新醅手自灑,貯以鴟夷轉山腹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君用承事載酒筠溪上分韻得竹字
- 峰巒中央帖寒玉,影落杯心臥山綠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君用承事載酒筠溪上分韻得竹字
- 我家君家各陽羨,夢寐不聽閩山鐘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送鄒德久還鄉在福唐作
- 急呼隔水破煙艇,更著穿云躡山屐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夏日同伯氏畢裕之守一程國材游天寧登西山國
- 到我西山山有伴,不知誰伴此山閑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迎仙道中二首
- 樹擁千頭爭地出,江分一股抱山流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和明甫南山用粹之韻
- 宿雨生秋醒客夢,霽云回日借山光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和小君游靈隱寺
- 華子嶺頭云蕩胸,秋高木落萬山重,巨靈擘石分南北,扶出天都第一峰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至華子嶺初見黃山天都峰
- 閑處赤心憂國盡,病中白發愛山回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山居寄友人
- 蓬轉生涯四十年,歸來華發舊山川,驚魂僅免走三穴,情話喜同傾四筵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似表弟始歸寇退之后置酒會親族坐客即席詩次
- 青玻璃色瑩長空,爛銀盤掛屋山東,晚涼徐度一襟風。 -- 出自宋·胡仔·對月用促句換韻格
- 青翼不來音信斷,云窗杳隔三山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臨江仙·百尺危樓初過雨
- 已覺吹簫歸碧落,從今禊飲笑山陰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浣溪沙
- 憑誰去斬佞臣頭,請公速鑄楚山鐵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·紀德十一首
- 夜半竹折驚殘雪,醉起捲簾千山月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題梅齋
- 去伴赤松聊爾爾,后人真向海山尋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郊行感懷
- 對我休談釣臺好,姓名方掛北山移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袁居士來自桐廬索詩贈二絕句
- 收拾此身知有此,一間茅屋傍山隈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次韻和康侍郎游仙巖
- 尋勝權輿自天姥,芒鞋踏遍春山雨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天柱峰
- 多病無情如嚼蠟,臥看風篆博山香。 -- 出自宋·潘良貴·夏日四絕
- 年齒瞬息反帝所,空有衣冠藏山中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李彥澤紫云洞
- 已見帆頭湖水白,猶看柂尾蜀山青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送同年楊元直持憲節湖南二首
- 聞道諸郎長似林,臨池已遣學山陰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代簡寄壁山諸友慈洞硯
- 大梁千里森寒玉,瓊茅桂棟營山麓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自開江歸依山結茅以居偶成長句
- 還是關河冷落,斜陽衰草,葦村山驛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選冠子·秀木撐空
- 款段揚鞭過雨村,沙平步穩轉山根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雜詩二十七首
- 半夜披衣還打坐,耳邊聽盡兩山鐘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天臺書事十三首
- 倦客棲遲歸意遠,暮林搖落晚山長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孫倅見貽八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