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雪晴云散北風寒,楚水吳山道路難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送李侍郎赴常州
- 梁園塵土著人腥,不似淮山照眼明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張處士二首
- 驚濤觸岸層瀾碎,落日銜山半景尖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登安濟亭
- 敢將膠漆論同志,幸得湖山可共娛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運使王學士舟次德清見寄
- 新晴特地入煙霞,道并南山轉更賒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游煙霞洞
- 江月初升,聽悲風、蕭瑟滿山零葉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花心動·江月初升
- 玉函香骨老云根,占斷孤山水月村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拜林和靖墓
- 門闌竹石關心久,部曲溪山照眼明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丁卯冬送方巖
- 人間有石皆奴仆,天下無山可弟兄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靈巖寺
- 幾回早起開門看,不見青山見白云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江居曉詠
- 望詩十步九回頭,目斷江山望未休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潛夫約中途遣詩相送至江山無耗寄詩督之
- 春日遲遲思寂寥,行客關山路遙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望遠行·春日遲遲思寂寥
- 曾于方外見麻姑,聞說君山自古無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君山
- 只應禪者無來去,坐看千山白發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法華寺絕頂禪家壁
- 門前白道通丹闕,浪里青山占幾鄉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松江驛
- 明年莫便還家去,鏡里云山且共看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會稽張少府
- 朝昏入閏春將逼,城邑多山夏卻寒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初歸故里獻侯郎中
- 晴尋鳳沼云中樹,思繞稽山枕上窗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上越州楊嚴中丞
- 窗中早月當琴榻,墻上秋山入酒杯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睦州郡中千峰榭
- 不緣真宰能開決,應向前山雜淤泥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東山瀑布
- 春游下馬皆成宴,吏散看山即有詩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上杭州姚郎中
- 還家莫更尋山水,自有云山在筆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水墨項處士歸天臺
- 由來浙水偏堪恨,截斷千山作兩鄉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別孫蜀
- 自休自已自安排,常愿居山事偶諧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清威嚴令無纖壒,長路深山不拾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賀鄭使君
- 尋常藜杖九衢里,莫是商山一皓無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遇道者
- 悠然別是神仙趣,豈羨東山妓樂隨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陪馮使君游六首·錦沙墩
- 寥寥雙耳更深后,如在緱山明月中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風琴
- 西逾昆岳東連海,誰不梯山賀圣明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壽春節進大蜀皇帝五首
- 勢扶九萬風初極,名到三山花正開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聞許棠及第因寄桂雍
- 剔皮刺血誠何苦,為寫靈山九會文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贈寫經僧楚云
- 樂不樂,足不足,爭教他愛山青水綠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富貴曲二首
- 萬般如幻希先覺,一丈臨山且奈何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酬韋相公見寄
- 一瓶一缽垂垂老,千水千山得得來,奈菀幽棲多勝景,巴歈陳貢愧非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陳情獻蜀皇帝
- 若師方術棄心師,浪似雪山何處討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了仙謠
- 知余絕粒窺仙事,許到名山看藥爐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贈湖南李思齊處士
- 閑人倚柱笑雷公,又向深山霹怪松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雷公
- 兩岸綠蕪齊似翦,掩映云山相向晚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船頭
- 誠知不覺天將曙,幾簇青山雁一行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夜船
- 自吟自泣無人會,腸斷蓬山第一流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思錄舊詩于卷上,凄然有感,因成一章
- 三更猶憑闌干月,淚滿關山孤驛樓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驛樓
- 往年鶯谷接清塵,今日鰲山作侍臣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與吳子華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懷恩敘懇因成…兼
- --李縱夜長同歲月,地近極山河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建安寺夜會,對雨懷皇甫侍御曾聯句
- --皎然林疏看野迥,岸轉覺山移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晝公聯句
- 聊將系肘步何輕,便有三山孤鶴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韋山人隱起龍文藥瓢歌
- 貞白先生那得知,只向空山自怡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白云歌寄陸中丞使君長源
- 風吹花片使我迷,時時問山驚踏雪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兵后西日溪行
- 旄竿瀚海掃云出,氈騎天山蹋雪歸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塞下曲二首
- 顏公素高山水意,常恨三山不可至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應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
- 獨將詩教領諸生,但看青山不愛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題秦系山人麗句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