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莫言名重懶驅雞,六代江山碧海西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上元王明府赴任
- 舟回北渚經年泊,門接東山盡日登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獻韶陽相國崔公
- 郢中白雪慚新唱,涂上青山憶舊游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酬副使鄭端公見寄
- 東歸自是緣清興,莫比商山詠紫芝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陸拾遺東歸
- 相思前路幾回首,滿眼青山過衛州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送人過衛州
- 天垂臺耀掃欃槍,壽獻香山祝圣明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鳳樓門下宣赦相公稱賀二
- 清詞舉世皆藏篋,美酒當山為滿樽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送李舍人歸蘭陵里
- 笙歌嘹亮隨風去,知盡關山第幾重。 -- 出自唐·高駢·邊方春興
- 停橈靜聽曲中意,好是云山韶濩音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欸乃曲五首
- 丹崖之亭當石顛,破竹半山引寒泉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宿丹崖翁宅
- 猶恐眾妖兮木魅,魍魎兮山精,上誤惑于靈心,經紿于言兮不聽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演興四首·訟木魅
- 此時秋月滿關山,何處關山無此曲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夜上西城聽梁州曲二首
- 單于每近沙場獵,南望陰山哭始回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拂云堆
- 幾時獻了相如賦,共向嵩山采茯苓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贈友人
- 愁連遠水波濤夜,夢斷空山雨雹時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望巫山
- 六朝明月唯詩在,三楚空山有雁回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題宣州開元寺
- 遠公獨刻蓮花漏,猶向空山禮六時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寄清越上人(一作寄山僧)
- 朝朝車馬如蓬轉,處處江山待客歸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折楊柳
- 小桃花發春風起,千里江山一夢回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題授陽鎮路
- 若無仙分應須老,幸有歸山即合休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金陵晚眺(一作懷古)
- 早年江海謝浮名,此路云山愜爾情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灃水送鄭豐鄠縣讀書
- 戀親時見在人群,多在東山就白云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寄振上人無礙寺所居
- 高樓獨立思依依,極浦遙山合翠微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同溫丹徒登萬歲樓(一作劉長卿詩)
- 身依豪杰傾心術,目對云山演陣圖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題籌筆驛
- 三江分注界平沙,何處云山是我家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九日嘉州發軍亭即事
- 珂臨響澗聲先合,旆到春山色更紅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送封尚書節制興元
- 無因得見歌舒翰,可惜西山十八州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感塞
- 意將畫地成幽沼,勢擬驅山近小臺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亭臺
- 何如捧日安皇道,莫把回山示世人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仙掌
- 城臨渭水天河靜,闕對南山雨露通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
- 會待安邊報明主,作頌封山也未遲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巡邊在河北作
- 遙遙西向長安日,愿上南山壽一杯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幽州新歲作
- 漢家行樹直新豐,秦地驪山抱溫谷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應制
- 芳原綠野恣行時,春入遙山碧四圍。 -- 出自宋·程顥·郊行即事
- 道人不是悲秋客,一任晚山相對愁。 -- 出自宋·程顥·題淮南寺
- 近聞江老傳鄉語,遙見家山減旅愁。 -- 出自唐·朱放·歸桐廬舊居寄嚴長史
- 從來思擲班傭筆,況是西山舊有家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秋日感憤二首
- 要終四海乘槎去,高謝西山食粟非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和孫莘老將赴太平二首
- 歸乎伊畝殊難得,死爾西山尚有從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余杭倦游
- 旁人莫道能為雨,惟恨青山未得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孤云
- 人皆可來兮公何不歸,青山宛宛兮誰為公思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效醉翁吟
- 平明忽見溪流急,知是他山落雨來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山雨
- 出門便是登山路,更要遙山翠色勻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次徐靈淵韻贈趙靈艇
- 登臨吳蜀橫分地,徙倚湖山欲暮時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登岳陽樓
- 樓頭客子杪秋后,日落君山元氣中,北望可堪回白首,南游聊得看丹楓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登岳陽樓
- 非無拄杖終傷老,負此名山四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衡岳道中
- 丁寧云雨莫作厄,明日青山當送客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遙碧軒作呈使君少隱時欲赴召
- 豈惟恨滿月宮里,腸斷西山吳采鸞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中秋不見月
- 也知廊廟當推轂,無奈江山好賦詩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得席大光書因以詩迓之
- 漫郎功業大悠然,拄笏看山了十年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漫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