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此身無用且東來,賴有江山慰不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徐州送交代仲達少卿
- 花開酒美盍不歸,來看南山冷翠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壬寅重九不預會獨游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
- 蕭然放箸東南去,又入春山筍蕨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參寥師行園中得黃耳蕈
- 欲教乞食歌姬院,故與云山舊衲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以玉帶施元長老元以衲裙相報次韻〔二首〕
- 何當來世結香火,永與名山躬井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龜山辯才師
- 上皇不念前車戒,卻怨驪山是禍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驪山三絕句
- 賢哉仲氏早拂衣,占斷此山長洗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至秀州贈錢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
- 栘中老監本虛名,懶作燕山萬里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許沖元韻送成都高士敦鈐轄
- 扁舟小棹截湖來,正見青山駁云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公濟飲湖上?一作:袁公濟飲客湖上,東坡
- 舞衫歌扇轉頭空,只有青山杳靄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忠玉游虎丘絕句三首
- 始知不見高皇帝,正似商山四老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喬仝寄賀君六首
- 困窮誰要卿料理,舉頭看山笏拄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用前韻寄莘老
- 海風吹碎碧琉璃,時見三山白銀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大雪青州道上有懷東武園亭寄交孔周翰
- 毫端偶集一微塵,何處溪山非此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四明狂客
- 子由近買田陽翟,北望嵩山,甚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
- 淋漓十幅草兼真,玉立如山老健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附米黻所作挽詩五首
- 自言官長如靈運,能使江山似永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題興州晁太守新開古東池
- 我従山水窟中來,尚愛此山看不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道場山何山
- 浮云軒冕何足言,惟有江山難入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張嘉州
- 非關文字須重看,卻被江山未收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
- 瓊林花草聞前語,罨畫溪山指后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蔣穎叔
- 華山東麓秦遺民,當時依山來避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王伯AA28守虢
- 憶從樊口載春酒,步上西山尋野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武昌西山
- 臂弓腰箭何時去,直上陰山取可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陳季常惠一揞巾
- 憶昔江湖一釣舟,無數云山供點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前韻送程六表弟
- 十年簿領催衰白,一笑江山發醉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林子中蒜山亭見寄
- 他時要指集賢人,知是香山老居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李道士
- 河吞巨野那容塞,盜入蒙山不易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
- 八鑾六轡非馬謀,古來西山與東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韋偃牧馬圖
- 南華珪首座方受請為此山長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龍光長老
- 古人不見悲世俗,回首蒼山空白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犍為王氏書樓
- 上饒使君更超軼,坐睨浮山襪累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葉淳老、侯敦夫、張秉道同相視新河,秉道
- 濟南春好雪初晴,行到龍山馬足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陽關詞三首 答李公擇
- 芒鞋竹杖布行纏,遮莫千山更萬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寶覺
- 江東賈客木綿裘,會散金山月滿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金山夢中作
- 幽人只采黃精去,不見春山鹿養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黃精鹿
- 欲過叔度留終日,未識魯山空此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呂與叔學士挽詞
- 在家頭陀無為子,久與青山為弟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介亭餞楊杰次公
- 朝發軫兮帝庭,夕弭節兮山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清詞
- 從來勢利關心薄,此去溪山琢句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李陶通直赴清溪
- 引泉北澗分清露,開逕南山破白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萬菊軒
- 溪邊野鶴沖人起,飛入南山第幾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溪堂留題
- 吾皇有意縛單于,槌破銅山鑄虎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青濰將謝承制
- 今年我欲江湖去,暮雨連山宰樹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潘推官母李氏挽詞
- 未應愚谷能留柳,可獨衡山解識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臨城道中作
- 游人尋我舊游處,但覓吳山橫處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法惠寺橫翠閣
- 風流王謝古仙真,一去空山五百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宿九仙山(九仙謂左元放、許邁、王、謝之流
- 但教塵土驅馳足,終把云山爛漫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四首 韓太祝送游太山
- 君王有意誅驕虜,椎破銅山鑄銅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劉孝叔
- 憶従樊口載春酒,步上西山尋野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武昌西山(并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