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偷閑偶到西城陌,喜見青山似故園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西城馬上
- 清猿幽鳥遙相叫,數筆湖山又夕陽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湖山小隱二首
- 水天相映淡浟溶,隔水青山無數重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西湖泛舟入靈隱寺
- 單囊憩罷還微笑,卻是青山不出門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復送慈公還虎丘山
- 且看輦轂千蹄曉,復憶溪山數峰晴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寄輦下莫降秀才
- 仙人多在麗譙居,況對西山爽氣余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錢塘仙尉謝君詠物樓成寄題二韻
- 春坊冠蓋還朝籍,寶婺豀山別懸殊齋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史宮贊蘭溪解印歸闕
- 高僧好事仍多藝,已共孤山入畫圖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僧有示西湖墨本者就孤山左側林蘿秘邃間狀出
- 橋邊野水通漁路,籬外青山見寺鄰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園廬
- 獨立荒池斜日岸,墻外遙山,隱隱連天漢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鵲踏枝·霜落小園瑤草短
- 紅蠟燭,半棋局,床上畫屏山綠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更漏子·夜初長
- 除非魂夢到鄉國,免被關山隔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憶秦娥·風淅淅
- 朱樓四面鉤疏箔,臥看千山急雨來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西樓
- 兩人懷抱喜相投,初得青山一日游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孫正之二首
- 角巾藜杖經行處,知在云山第幾重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和酬趙宮保致政言懷二首
- 瀧鳴湞水遙通海,路入南山不隔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英州蘇秘丞
- 循除遠水春前急,繞郭空山雪后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雪后同徐秘丞皇甫節推孔教授北園晚步
- 陰氣濁晦化為霧,或云于山水于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多雨
- 欲將志義朝千載,只合溪山過一生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題寶月大師法喜堂
- 鳥啼綠樹穿花影,風出青山送水聲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閑行
- 幸逢懷紱入斗牛,喜得披山收寶玉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節推
- 從今步步行平地,出得千山與萬山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北歸三首
- 風光得暖才幾日,不覺溪山碧于染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東津歸催吳秀才寄酒
- 天垂遠水秋容靜,雪壓群山霽色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清風閣
- 但思簿領忙時俗,便覺溪山靜處優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戚郎中
- 飄香上下兩嬋娟,云在巫山月三天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芙蓉臺
- 一時屠釣英雄盡,千載河山戰伐余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高郵逢人約襄陽之游
- 放船千里凌波去,略為吳山留顧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水龍吟·放船千里凌波去
- 不如卻趁白云歸,免誤使、山英掃跡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鵲橋仙·攜琴寄鶴
- 年年織作升平字,高映南山獻壽觴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楊柳枝壽杯詞十八首
- 潼關一敗胡兒喜,簇馬驪山看御湯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劍器
- 一林高竹長遮日,四壁寒山更閏冬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率題
- 東南王氣,掃偏安舊習,江山整肅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念奴嬌 孝陵
- 倒不如閑錢沽酒,醉醺醺山徑歸來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道情
- 采樵或恐通來徑,更寫高山一片遮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蘭
- 水流曲曲樹重重,樹里春山一兩峰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竹枝詞
- 階庭玉樹寒相照,更使東山逸氣長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寄題常州東山亭二首
- 共陪樽俎無虛日,空喜豀山得主人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始平貽一二賓僚
- 深慚折首巒微祿,不向青山為散人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宇文公南涂中見寄
- 滿川桃李皆目前,近水遠山一朝得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題太原能判楊郎中新買水北園
- 嵩高萬仞蟠地中,海內眾山無與雄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君貺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詩十章合為一篇以酬
- 酒熟梨花賓客醉,但覺滿山簫鼓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破陣樂·四堂互映
- 風月頓消清暑,野色對、江山助詩才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喜朝天/踏莎行
- 行從使節春憂盛,住買吳山老未由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次韻蔡君謨侍郎寒食西湖
- 地眾日月生時見,眼到江山盡處回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潤州甘露寺
- 浙波只有靈濤在,拜奠青山人不休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題伍員廟
- 昨來聞道嚴陵死,畫到青山第幾重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傷畫松道芬上人
- 不能相見見人傳,山瞿岸山中岱岸邊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寄玄陽先生
- 中州萬古英雄氣,也到陰山敕勒川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論詩三十首
- 浪翁水樂無宮徵,自是云山韶□(“鑊”換三點水)音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論詩三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