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舅甥相與成三隱,城郭山林等是閑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仲舅韻寄拙庵
- 從來要去廬山住,好就山中過此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一老住廬山歸宗
- 后之君子誰能弛,試向山前問老蒼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一老住廬山歸宗
- 清秋來此宿涵秋,雨后山泉自在流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宿育王山涵秋
- 人歸真得地,吏隱勝居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題少潛兄得閑
- 連旬不雨已嘆嗟,滌滌山川云不吐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陳天成詩多和東坡韻茲因寄喜雨詩走筆謝之
- 不須久住潭潭府,始覺山林興味長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蕉庵清坐
- 奚囊莫怪新篇少,應接山川不暇詩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山陰道中
- 宏才名北闕,高興屬東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尚書張公挽詞
- 問訊雪巢老,寄懷巾子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汪強仲還官所
- 丈夫生有四方志,登覽山川非碌碌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王粹中教授入蜀
- 觀君眉宇秀,想見岷峨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楊嗣勛校書守眉山
- 舊說東柯谷,茲來到此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東谷
- 我來不暇寢,冷坐對前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巾山曲肱齋
- 桂枝芳未已,何止倍燕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魯少卿挽詞
- 曉來蠟屐沖寒上,踏碎山頭十里冰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天姥嶺
- 開藩才一水,去國遂千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檢正挽詞
- 兩龍爭欲赴深壑,獨破山骨成修梁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游天臺石橋
- 要須高躡前峰過,往叩山中真寶坊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游天臺石橋
- 群齋高晏雪浮空,同上山城第一重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玉霄亭玩雪
- 草庵精舍不知數,各占山麓清溪灣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贈黃真護道人游茅山
- 堂深無他景,猶以城當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趙資政當山堂
- 平生獨不見寫本,慣飲山綠餐湖光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郭熙秋山平遠用東坡韻
- 曾從彭蠡望山外,識得山南昧山北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寄題高汝一少卿識山堂
- 南望飛云天樣遠,太行山外久凝眸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臘月二十五日大人生朝
- 此閣本不華,何處無此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石時亨飽山閣
- 畫船重泛西湖上,水光山色都無恙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壽安撫伯父
- 作邑誠匪易,況子之稽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周君可宰會稽
- 感嘆不堪衰淚落,林盧山下水空流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題施武子所藏醉白堂記
- 難息南谿未成屋,鳳凰山下啟佳城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信國夫人秦氏挽詞
- 虛堂臥雪嶺,杰閣橫云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沿檄柯山歸別張特秀
- 平心真似水,立說信如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顏侍郎挽詞
- 歸時賡和必盈箱,寫盡山川詩作史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又次韻
- 素餐終有媿,只憶舊家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玉堂早起
- 不知海內清風滿,但覺山中白晝長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再過鹿伯可
- 公鎮踰歲月,人安若泰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曾吏部壽詩集老杜句
- 卷簾南浦岸,終日對成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趙安國梅坡
- 片云將急雨,一笑失前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晚步少微閣
- 想得慘澹經營時,下上山川應飽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它山堰
- 君之生兮天之西,望雪山兮名之以雪谿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雪谿仙隱
- 靈運池生草,淵明鞠見山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和王令尹游園之作
- 四海黃太史,百年陳后山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讀陳黃詩
- 垂釣處、月明風細,水清山綠。 -- 出自宋·方有開·滿江紅·跳出紅塵
- 湖波漲新綠,環繞越王山。 -- 出自宋·林淳·水調歌頭·湖波漲新綠
- 疏水繞城郭,農利遍三山。 -- 出自宋·林淳·水調歌頭·疏水繞城郭
- 螺水亙千古,鰲頂冠三山。 -- 出自宋·林淳·水調歌頭·螺水亙千古
- 玉條縷縷東風軟,慚愧山家為薦新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食蕨三首
- 瑤池宮闕連天迥,瓊圃山川特地寬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江樓雪望
- 哀詞臨隧路,明晦萬重山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雍宣教知義
- 奇謀端合贊幾沈,何事山林意味深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次陳頤剛與許拾遺酬唱之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