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秋風(fēng)起函谷,勁氣動(dòng)河山。 -- 出自唐·徐賢妃·秋風(fēng)函谷應(yīng)詔
- 旋登三徑路,似陟九嶷山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丈人觀謁先帝御容
- 結(jié)廬東城下,直望江南山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閑園即事寄韋侍郎
- 石泉石鏡恒留月,山鳥山花競(jìng)逐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姚崇·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
- 金輿玉輦背三條,水閣山樓望九霄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(yīng)制
- 那堪西郭別,雪路問青山。 -- 出自唐·李回·寄酬朱大后亭夜坐留別
- 終期謝戎務(wù),同隱鑿龍山。 -- 出自唐·李逢吉·奉送李相公重鎮(zhèn)襄陽
- 定情非一詞,結(jié)念誓青山。 -- 出自唐·孟簡(jiǎn)·詠歐陽行周事
- 海畔豈無家,終難成故山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送人登第東歸
- 終南蒼翠好,未必如故山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贈(zèng)先達(dá)
- 居安即永業(yè),何者為故山? -- 出自唐·于濆·村居晏起
- 何處暮蟬喧逆旅,此中山鳥噪垂楊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亂后江西過孫魴舊居因寄
- 夜泊諸村雨,程回?cái)?shù)郡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南歸舟中二首
- 山下人來說,多時(shí)不下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三覺山從益上人
- 終當(dāng)學(xué)支遁,買取個(gè)青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
- 夢(mèng)尋何處去,秋色水邊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
- 空江橫落照,大府向西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隆公上人
- 花在月明蝴蝶夢(mèng),雨馀山綠杜鵑啼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中春林下偶作
- 好向東林度此生,半天山腳寺門平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憶東林因送二生歸
- 江頭默想坐禪峰,白石山前萬丈空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南岳泰禪師
- 千尋萬派功難測(cè),海門山小濤頭白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觀李瓊處士畫海濤
- 知君遠(yuǎn)相惠,免我憶歸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興公上人寄山水簇子
- 分有爭(zhēng)忘得,時(shí)來須出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人赴舉
- 三峽浪喧明月夜,萬州山到夕陽天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王處士游蜀
- 堪憶春云十二峰,野桃山杏摘香紅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辭主人絕句四首·放猿
- 盡應(yīng)生白發(fā),幾個(gè)在青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勉二三子
- 放來應(yīng)有主,焚去到何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觀燒
- 白有三江水,青無一點(diǎn)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渚宮江亭寓目
- 久離王者闕,欲向祖師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酬尚顏
- 重城不鎖夢(mèng),每夜自歸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城中示友人
- 天下艱難際,全家入華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華山司空?qǐng)D
- 門底桃源水,涵空復(fù)映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何崇丘員外
- 鬢白爐中術(shù),魂飛海上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讀參同契
- 往年曾每日,來此看西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懷東湖寺
- 題詩招上相,看雪下南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棲白上人
- 空囊隨客棹,幾宿泊湖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惠空上人歸
- 孤舟載高興,千里向名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人游衡岳
- 饑拾松花渴飲泉,偶從山后到山前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山中
- 千丈松蘿交翠幕,一丘山水當(dāng)鳴琴。 -- 出自唐·張易之·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
- 須知手筆安排定,不怕山河整頓難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句
- 曠然萬里馀,際海不見山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冀北春望(一作崔液詩)
- 火絕煙沉右西極,谷靜山空左北平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大漠行(一作胡皓詩)
- 陰氣晚出谷,朝光先照山。 -- 出自唐·長(zhǎng)孫佐輔·山居
- 鳥聲非故國,春色是他山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江樓春望
- 羞將新白發(fā),卻到舊青山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西歸
- 泉聲入秋寺,月色遍寒山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夜尋僧不遇(一作夜尋僧,僧游山未歸)
- 洛浦少高樹,長(zhǎng)安無舊山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孤云
- 辭國幾經(jīng)歲,望鄉(xiāng)空見山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秋夜達(dá)蕭關(guān)
- 帆影清江水,鈴聲碧草山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過百牢關(guān)貽舟中者
- 到此客頭潛覺白,未秋山葉已飄紅。 -- 出自唐·鄭渥·塞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