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公如老殊所嗜蜜,種花山中引蜂入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僧道規(guī)蜜蜂去而復集韻
- 飛來太湖石,坐我洞庭山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怪石
- 少微星分臨江左,大滌山門鎖日邊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送紹興帥湯相得請洞霄歸括蒼二首
- 幅巾芒鞋筇竹策,踏遍山南與山北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探梅
- 靈宮蔭老樾,別館如深山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題南岳銓德觀秋聲軒
- 我搴空門秀,得之古疏山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贈空上人
- 衡門靜如水,委巷深于山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春初過王仲禮教授小園
- 屋角樹陰傾老蓋,溪南山色過浮梁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馮子容主簿信州筑居韻
- 驪駒散后君知否,獨臥山房竹里風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招客見贈韻
- 絕代紅梅相對好,妒人山麝莫來休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得瑞香于四明
- 一窗江表地,數(shù)朵廣東山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南雄郡守致怪石四株
- 穩(wěn)泛春波水,深藏暮雨山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送洪州西山香城長老通公惠通
- 武陵源口自碧水,古德山頭多白云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送周仲固寺正提舉湖北茶鹽余建炎己酉歲嘗為
- 豈無云水連孤嶼,亦有山林望一州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題巾山廣軒次韓無咎韻
- 打包龍井寺,持缽虎丘山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謁徑山佛日杲禪師于虎丘
- 不因深避地,何得飽看山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大藤峽
- 綠陰城角路,青嶂屋頭山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題雙巖堂
- 渴雨溪流妨進艇,得晴山路稱騎驢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信衢道中溪流不通全家遵陸
- 雨馀依砌上蒼苔,竟日山房閉不開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用逮子韻奉贈鄭禹功參議
- 同參木上座,與汝住茶山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寓廣教僧寺
- 重游吳子國,又入虎丘山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游虎丘寺
- 往事飄然去不回,空余山色在樓臺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重游楚國寺
- 那堪聞蕩子,迢遞涉關(guān)山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關(guān)山別蕩子
- 始知無價玉,出自有名山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覽卷贈張山人
- 禪客不歸車馬去,晚檐山色為誰多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僧舍二首
- 溪上禪關(guān)水木間,水南山色與僧閑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僧舍二首
- 二千賓客舊知己,十二山河新故園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送友人歸青社
- 使騎到荒驛,野禽啼亂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子駿運使
- 是時獨想君高尚,正在山亭弄野泉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興平原上赤熱因寄永壽同年
- 君不見虢州朱陽縣之山谷間,才成未就知何限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題杭州通判胡學士官居詩四首·月巖齋
- 門外鋪寒水,墻頭立好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題何靖山人隱居
- 主人止之宿,借與終南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宿李同年蔭碧亭
- 問客江邊求好古,倩人山里覓奇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依韻和蒲誠之春日即事
- 英英寒菊犯清霜,來伴山中草木黃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依韻和圖南五首·大桃途次見菊
- 孤舟渡野水,疋馬轉(zhuǎn)遙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酬仲幾秦州道上見寄
- 晚靄昏斜谷,晴陽露斗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漢中城樓
- 吾邑固僻陋,巉巉合群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黃秀才北郊書堂
- 相招早來此,擬欲問南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彥思時在長安言游終南
- 問時將年板,柱頰對西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傲吏
- 歸鳥亂飛葉,暮云凝遠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登山亭
- 縣樓明夕照,樽酒對南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縣樓獨酌
- 且喜還家收拾在,錦屏山下舊東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蒲霖中舍致仕歸閬中
- 卷簾通大野,臨檻數(shù)前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面川亭
- 請說銅爐器,崔嵬象南山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四坐且莫喧
- 藁砧今何在,山上復有山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古絕句
- 問知黃公舊避逃,寶幢山下坐叢薄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寶幢山尋黃提刑震舊避地處
- 得來與子行林莽,月落山空識其處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寶幢山尋黃提刑震舊避地處
- 舊聞西北海,巍然峙瑤山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慶東宮生辰四首
- 巡檐風與月,隱幾水兼山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永和鎮(zhèn)曾峑季高明秀樓
- 佳名表棟宇,妙語來江山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曾季飲少卿安序堂次朱希真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