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白馬渡浐水,紅旗照蜀山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李才元學士知邛州
- 片云隔斷嶂西峰,三兩山花屋角紅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山人家
- 雕鎪花柳春無跡,沐浴山川雨有恩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奉和頗動游興呈云耕叔祖
- 虹流始華渚,龍臥已橋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缺題
- 寒烏數點寂相背,頗學山翁避貴人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畫
- 煙中樹色浮瓜步,城上山形繞建康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九日渡江
- 人言此物真絕特,同是山禽不同格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四禽圖
- 古來尤物皆成怪,誰遣山禽入圖畫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四禽圖
- 生為將星死為厲,盡是山川不平氣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睢陽嘆
- 前有文宣宮,后有鐘陵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尊經閣
- 復如扁舟渡瀟湘,九疑山前鷓鵠泣,二女聞之雙斷腸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
- 或如甲兵宵馳,聚嘯滿山谷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行
- 赤日黃塵馬倦行,石橋山店有官程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和若虛郎中贈行韻
- 行逐溪流過野亭,望疑山色繞空冥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游白秉德西園次韻
- 網羅剩有求才意,未放山林老布衣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寄應寧提學用留別韻
- 將軍盡封侯,鐵券誓河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擬古出塞(五首)
- 丁寧慎勿采桃花,留結山中千歲實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畫(二首)
- 潤入土膏春脈脈,暝含山色晝沉沉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東郊時雨
- 社中詩友驚頻換,湖上山名問不迷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(四首)
- 太平天子無巡幸,頭白山僧誦《法華》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(四首)
- 路盡郵亭始入京,水村山郭幾經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士先生韻(四
- 欲問郊園幽寂地,野橋山寺不知名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郊行二首柬張遂逸親家
- 若教此事渾拋卻,枉作山林解綬人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漫興(四首)
- 陰陰云霧埋仙境,不放山巒容易開。 -- 出自宋·白丙·龍多山次馮使君韻
- 東林社散圖空在,南國山多夢不通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寄天香庵恬上人
- 一片心隨流水遠,四圍山學翠眉低。 -- 出自·顧隨·浣溪沙
- 猶有簫吹響,時時下舊山。 -- 出自宋·白元鑒·大滌山
- 人生有乖隔,咫尺成關山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又贈筠仙一幅
- 白日靜于水,綠陰濃似山。 -- 出自宋·鮑鰲川·初夏閑居
- 平田千頃綠秧稠,水繞山阿出澗流。 -- 出自宋·鮑承議·秀峰院
- 白日靜於水,綠陰濃似山。 -- 出自宋·鮑壄·初夏閒居
- 共工昔暴怒,觸折不周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擬古八首
- 振振公族麟之角,妄作山林猛獸看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蜀先主
- 天威如許敢爭雄,重遣山靈費一峰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石堂
- 天下七情誰中節,武夷山石百王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石堂
- 云飛風起作氣勢,野霧山昏醖甘美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久旱得雨
- 天將萸菊溫存晚,秋把山川貼助豪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和叔父九日后樓集
- 風沙霜雪十三年,城郭山川萬二千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張騫
- 幾多孟德總欺孤,底事山頭獨望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皇甫嵩
- 浣花溪上尋佳句,積谷山頭讀異書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感興
- 說禪說道,撒土撒沙,半山終不也隨邪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了知此外更無佛,野鳥山花別是春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無倪居士
- 月過東西浦,江分遠近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金陵懷古
- 與君傾盡此時心,莫認山河作眼睛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到江整套地盡,隔岸越山多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雖然覓則不可得,五臺山色猶如如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文殊贊
- 艷陽天地熱,思暮日銜山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紅塵世界何拘束,白日山川高又低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歡乎歡,忻斯睹,土木如山杵如雨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承平豈足盡言之,萬里山河觀掌內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