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何計能相訪,終身得在山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崔之仁山人
- 不將錢買將詩乞,借問山翁有幾人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乞新茶
- 霜落橘滿地,潮來帆近山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韋瑤校書赴越
- 春風驛路歸何處,紫閣山邊是草堂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賈島及鐘渾
- 詩書愁觸雨,店舍喜逢山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客游旅懷
- 東南數千里,何處不逢山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敬法師歸福州
- 地偏無驛路,藥賤管仙山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陸渾縣尉李景先
- 繞院唯栽藥,逢僧只說山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永樂長官殷堯藩
- 四壁畫遠水,堂前聳秋山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題金州西園九首·藥堂
- 洞里應生玉,庭前自有山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題郭侍郎親仁里幽居
- 罷草王言星歲久,嵩高山色日相親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李十二舍人、裴四二舍人兩閣老酬白少傅見
- 將軍作鎮古汧洲,水膩山春節氣柔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窮邊詞二首
- 移來未換葉,已勝在空山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和李用夫栽小松
- 霜晚復秋殘,樓明近遠山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李處士道院南樓
- 照花深處月,當戶舊時山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和李中丞醉中期王征君月夜同游浐水舊居
- 筱風能動浪,岸樹不遮山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姚氏池亭
- 懸心秋夜月,萬里照關山。 -- 出自唐·布燮·思鄉作
- 云傍水村凝冷片,雪連山驛積寒光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暮冬送何秀才毗陵
- 帶雪野風吹旅思,入云山火照行衣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冬日道中
- 羅剎江邊人飼虎,女兒山下鬼啼鶯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西湖雜感 二十首選六
- 大貌山侗人倚山,故作山侗謎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卜算子·人識山侗字
- 尋個出期真沒計,欲知山上路兒真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望蓬萊·馬風子
- 更祈治病名丹井,相稱山侗普濟心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洞中天 全真庵丹井
- 華山陳處士,不侵耕織,山下行稀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心自笑
- 人命無常,看青云、雨過山水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女冠子 鳴鶴馀音卷四之
- 修煉須憑猛志,似大川山岳,安穩無移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光燦 寄長安馮師兄
- 佇登臨曠望,涌云氣,北山興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木蘭花慢 西虢作善者多,而感應屢至
- 無限崢嶸勝景,盡賜與、山堂教賣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雙雙燕 春山
- 凈梵王宮,太子殷勤,雪山六期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沁園春 贊佛
- 客夢初驚,雪晴風冷千山曉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點絳唇·客夢初驚
- 聽鳴騶入谷,怕驚動、北山猿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題闕
- 我欲拂衣遠行,直上崧山絕頂,把酒勸浮丘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予兒時在遺山家,阿姊嘗教誦先叔
- 西風數聲笳鼓,悵匡廬、山下送征鞍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丙子冬,寄隆興呂道山左丞。
- 記羅浮仙子,儼微步、過山村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覃懷北賞梅,同參政西庵楊丈,和
- 倦區區游宦,便回棹、謝山陰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戊子秋,送合道監司赴任秦中,兼
- 大參公謂鄧不可無江山畫圖,樓臺煙雨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鵲橋仙 浙省李參政燕予杭之白塔寺,南廡樂
- 三千年也蟠桃熟,萬歲山高錦樹秋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鷓鴣天 元貞元年九月初五日
- 因題踏莎行於壁雪暗山明,溪深花藻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踏莎行 堯山堂外紀記其本事云,杜妙隆、金
- 深松欲無路,疏竹不遮山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青華觀西軒
- 霞友云朋方聚會,共賞山頭明月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俗念 大安山棲云觀中秋賞月
- 我家潛溪曲,正面溪上山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和劉伯溫秋懷韻(四首。劉旅興五十首中
- 或為妍唱感異類,水禽山雀爭喧啾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天麥毒行
- 清漪水色從新秀,萬壽山光即漸融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由玉河泛舟至萬壽山清漪園
- 淀池水富惜無山,田盤山好詘于水,喜其便近每命游,具美明湖輒遐企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董邦達西湖圖
- 少林干載寺,少室一房山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少林寺作
- 落日長煙關塞黑,望陰山鐵騎縱橫地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賀新郎
- 木高十丈壽千秋,村雨山風鐵干遒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木村菊男
- 仰面囁云霞,垂手撫百山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
- 誰知脫吾羈,傲睨登太山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任師中任清江
- 微有薄酒安足獻,愿采山下霜中蔬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神女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