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須君早出瘴煙來,江南山色青無數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踏莎行·古屋叢祠
- 追前事、與亡相續,空與山川陳跡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二郎神·坐中客
- 天空水云變色,任愔愔、山鬼愁聽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聲聲慢·荷衣消翠
- 應恨梅兄礬弟遠,云隔山阿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浪淘沙·回首欲婆娑
- 還知否,元來卜隱,不在山深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甘州/八聲甘州
- 香雪因風晴更落,知是山中何樹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壺中天/念奴嬌
- 留得一方無用月,隱隱山陽聞笛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壺中天/念奴嬌
- 荒煙斷浦,晴暉歷亂,半山搖碧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凄涼犯·西風暗翦荷衣碎
- 因乘興,醉夢醒時,卻是山陰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鳳凰臺上憶吹簫·水國浮家
- 寒香應遍故里,想鶴怨山空猶未歸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新雁過妝樓·風雨不來
- 出門萬里,掀髯一笑,青山無數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水龍吟 贈友
- 何人吹笛秋風外,北固山前月色寒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秋夜聞笛
- 使君抑何忙,寧不思故山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白云答
- 梧州舊治扶桑國,虎圈山名記大園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蒼梧即事(三首)
- 翠微春更濕,煙雨欲無山。 -- 出自清·屈大均·江皋
- 懶步天臺路,惟登地肺山。 -- 出自唐·上官昭容·游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
- 雙燕不巢樹,浮萍不出山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秋懷五首
- 婺女星邊氣不秋,金華山水似瀛州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秋暮送裴垍員外刺婺州
- 但恐五靈車,山上復有山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懷尹真人
- 詩樓郡城北,窗牖敬亭山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宣城北樓,昔從順陽公會于此
- 柴煙衣上繡春云,清隱山書小篆文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贈楊煉師
- 野情專易外,一室向青山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題李孝廉書房
- 門閭新薙草,蹊徑舊諳山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贈田家翁
- 往來成白首,旦暮見青山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常州留別
- 曉隨樵客到青冥,因禮山僧宿化城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宿萬固寺因寄嚴補闕
- 霜潭浮紫菜,雪棧繞青山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崔明府赴青城
- 慣守臨邊郡,曾營近海山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贈張將軍(一作開府)
- 年年游覽不曾停,天下山川欲遍經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沙丘
- 此水雖非禹鑿開,廢丘山下重縈回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廢丘山
- 幽思纏芳樹,高情寄遠山。 -- 出自唐·包何·同舍弟佶、班、韋二員外秋苔對之成詠
- 問我草堂有臥云,知我山儲無儋石。 -- 出自唐·王季友·酬李十六岐
- 買松野老栽成徑,覓竹山僧種滿林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次梅評事韻
- 金衣游太液,玉羽下緱山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鶴
- 種色思圓月,叢生憶小山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桂
- 我思江上忘身計,師出山中乞寺名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癸酉仲夏自□道□華嚴山主正師上人□□相遇
- 瓊臺刻宸藻,千古耀名山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送張無夢歸天臺山
- 悠悠風物四時新,苒苒山屏萬古春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垂虹亭
- 營巢登大歲,采粟上仙山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鵲
- 錦衣驄馬好還家,大別山邊漢水斜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送王端公充荊湖北路轉運
- 他年欲作林泉計,為問山前有地無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王詹叔寄彭年四首
- 回頭大行路,滿目是青山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子華安國明空頌
- 應憐狂太守,心不到靈山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君俞春暮書事
- 疏泉抗臺殿,擬跡三神山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次韻和原甫游會靈觀
- 漢家宮殿看龍首,秦地山川入馬蹄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臨淄公見招
- 巖居有幽子,乘時劚蒼山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象之謝惠黃精之作
- 譬如無心云,會自歸故山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監宿書懷寄崔九象之
- 未逢驛使空懷遠,猶喜山翁亦好奇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太素同看梅花寄子華
- 湖面波清渾見底,樓頭山碧自生煙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謝主簿游西湖
- 定知野客先回顧,何處山禽自好音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題卞大夫翠陰亭
- 草樹高低雪,煙云左右山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武牢道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