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宿云解駁晨光漏,獨見山紅澗碧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晉卿所藏著色山二首
- 予素不解棋,嘗獨游廬山白鶴觀,觀中人皆闔戶晝寢,獨聞棋聲于古松流水之間,意欣然喜之,自爾欲學,然終不解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觀棋?并引?
- 哀哉楚狂士,抱璞號空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夢中作寄朱行中
- 如今不是夢,真個在廬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初入廬山三首
- 醴泉寺古垂橘柚,石頭山高暗松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表弟程六知楚州
- 遙知三日雪,積玉埋崧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二鮮于君以詩文見寄,作詩為謝
- 平都天下古名山,自信山中歲月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失題二首
- 敢渡清潭百尺皎無泥,山木陰陰谷鳥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留題仙游潭中興寺寺東有玉女洞洞南有馬融讀
- 我恐畢宏韋偃死葬虢山下,骨可朽爛心難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歐陽少師令賦所蓄石屏
- 高人讀書夜達旦,至今山鶴鳴夜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道場山何山
- 灑掃門前路,山公亦愛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訪張山人得山中字二首
- 不將新句紀茲游,恐負山中清凈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胡祠部游法華山
- 且隨侍者尋西谷,莫學山僧老祝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參寥見寄?一作:奉和參寥離彭門至淮上見
- 應成庚信吟枯柳,誰記山公醉夕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新葺小園二首
- 出山定被江潮涴,能為山僧更少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六和寺沖師閘山溪為水軒
- 崎嶇世味嘗應遍,寂寞山棲老漸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立秋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
- 如今不是夢,真個在盧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初入蘆山三首
- 林深野桂寒無子,雨浥山姜病有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天竺寺
- 不如此臺上,舉酒邀青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凌虛臺
- 并為東諸侯,長此佳江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京師韻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運判
- 朝來處處白氈鋪,樓閣山川盡一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參寥詠雪
- 江邊皎皎過侯灘,更上山腰看打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侯灘
- 豈知野客青筇杖,獨臥山僧白簟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會飲有美堂,答周開祖湖上見寄
- 空花落盡酒傾缸,日上山融雪漲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記夢回文二首
- 系舟清洛尾,初見淮南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程七表弟知泗州
- 殷勤竹林詠,猶得比晁山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初貶英州過杞贈馬夢得
- 我年六十一,頹景薄西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歲暮作和張常侍
- 澣頤坦腹盤石箕坐兮,山亦有趾安不危,四無人兮可忘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山坡陀行
- 何妨紅粉唱迎仙,來伴山僧到處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陸蓮庵
- 相逢莫怪不相揖,只見山僧不見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惠州靈惠院,壁間畫一仰面向天醉僧,云是蜀
- 雪堂居士醉方熟,玉澗山人冷不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酒與崔誠老
- 自稱丹灶錙銖火,倦聽山城長短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柳子玉二首 地爐
- 獨攜縹緲人,來上東西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東西巖(即謝安東山也。)
- 其后僧智凱見思于此山而得法焉,則世所謂思大和尚、智者大師是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凈居寺(并敘)
- 過江西來二百日,冷落山水愁吳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喜劉景文至
- 一見勝百聞,往鏖皋蘭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答龐參軍三送張中。
- 更立西江石壁,截斷巫山云雨,高峽出平湖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水調歌頭·游泳
- 久有凌云志,重上井岡山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水調歌頭·重上井岡山
- 今日向何方,直指武夷山下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如夢令·元旦
- 白云山頭云欲立,白云山下呼聲急,枯木朽株齊努力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漁家傲·反第二次大“圍剿”
- 東行萬里堪乘興,須向山陰上小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卜居
- 送客東郊道,遨游宿南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遣興五首
- 書簽藥裹封蛛網,野店山橋送馬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,先寄嚴鄭公五首
- 塞門風落木,客舍雨連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夜深彭衙道,月照白水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彭衙行
- 江闊浮高棟,云長出斷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遠游
- 帖石防隤岸,開林出遠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早起
- 秦城樓閣煙花里,漢主山河錦繡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清明二首
- 近來海內為長句,汝與山東李白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薛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
- 至老雙鬟只垂頸,野花山葉銀釵并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負薪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