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行繞松林不見鴉,只疑山后噪查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巖下聞鴉
- 他年騎鹿相追隨,玉笥山前同採芝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憶神童歌
- 且去人間辦丹料,卻來山頂結茆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燕巖游罷與巖主話別
- 云錦溪深碧無底,天蒼山秀綠不窮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知宮王琳甫贊
- 江上初收雨,云頭尚戀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江頭
- 高僧一指呼,蜿蜒依青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玉澗橋
- 宋時松竹晉時苔,路轉山回洞戶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七女峰
- 一鶯黃翠柳,雙鷺白青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玉艷亭即事五首
- 俯視春紅,浩然一笑,吐山香些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水龍吟·醉兮瓊瀣浮觴些
- 長相思,在沅湘,九疑之山郁蒼蒼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長相思·長相思
- 鮫人淵客起相顧,江白山青煙漠漠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舊在杭時為冷起敬賦泉石歌亂后失之今起敬為
- 今日何不樂,振策登高山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游仙(九首)
- 秦皇火六籍,黃綺之商山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招隱(五首)
- 何由入奏明光殿,指點山河一統圖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見寄(五絕)
- 天塹長江似海深,江頭山鬼笑埋金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絕句(三首)
- 窮巷屏人跡,開門見青山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滎澤波痕寒疊雪,成皋山色愁凝黛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汴京懷古(廣武山)
- 平原落日馬蕭蕭,剩有山僧賦《大招》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吳門 九
- (仲文)幕府林蔥蒨,鐘山路盤紆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游同泰寺與伍仲文聯句
- (曼殊)六代潛蹤漢,三山古國吳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游同泰寺與伍仲文聯句
- 懷古未忍還,猿吟徹空山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古意三首
- (三)龍斗雌雄勢已分,山崩鬼哭恨將軍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塞下曲四首
- 勝景門閑(開)對遠山,竹深松老半含煙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題法院
- 明月臨滄海,閑云戀故山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遣興
- 十方俱是夢,一念偶尋山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少微上人入蜀
- 對酒惜馀景,問程愁亂山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別友人(一作汝南逢董校書,又作別董校書)
- 半夜回舟入楚鄉,月明山水共蒼蒼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夜發袁江寄李潁川劉侍御
- 遠自五陵獨竄身,筑陽山中歸路新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谷城逢楊評事
- 蘭橈起唱逐流去,卻恨山溪通外江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臨流送顧東陽
- 楊花展轉引征騎,莫怪山中多看人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張評事
- 北人歸欲盡,猶自住蕭山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題秦隱君麗句亭
- 貫花留靜室,咒水度空山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道虔上人游方(一作方干詩)
- 關河三尺雪,何處是天山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游子吟
- 長愛真人王子喬,五松山月伴吹簫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閑居雜興五首
- 須題內史瑯玕塢,幾醉山陽瑟瑟村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竹十一首
- 青冥結根易傾倒,沃洲山中雙樹好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雙桂詠
- 況我早衰多病,屏跡云山深處,俗客不曾來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水調歌頭·律呂自相召
- 長愛蘭亭公子,弋釣溪山娛適,甘旨及朋儕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水調歌頭·如意始身退
- 散下凄然風露,影照江山如晝,渾覺俗緣輕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水調歌頭·秋杪暑方退
- 況復秋雨霽,表里見衡山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晚泊湘江
- 千乘萬騎鑾輿出,水靜山空嚴警蹕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龍門應制
- 歸寢忽成夢,宛在嵩丘山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答田征君
- 寒露衰北阜,夕陽破東山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初到陸渾山莊
- 洛陽城里花如雪,陸渾山中今始發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寒食還陸渾別業
- 河兵守陽月,塞虜失陰山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送朔方何侍郎
- 晨登歇馬嶺,遙望伏牛山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適
- 蓬萊闕下長相憶,桐柏山頭去不歸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送司馬道士游天臺
- 埭橫江曲路,戍入海中山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登北固山
- 從來無住處,此去向何山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僧
- 紅杏園中終擬醉,白云山下懶歸耕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遣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