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山侗一愿報師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 本名瑞鷓鴣
- 山侗正撫,心琴仙調(diào)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傳妙道 本名傳花枝 借柳詞韻
- 山遙路遠,渡難阻、豈辭迢遞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漢宮春·甲子天元
- 山中好,最好是春時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望江南 四時四首 鳴鶴馀音卷之二
- 山中好,秋景不凄涼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望江南 鳴鶴馀音卷之二
- 山中好,末后稱三冬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望江南 鳴鶴馀音卷之二
- 山色清高,夜色無云蔽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風(fēng)棲梧 述懷
- 山川高下,盡成一片秋色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無俗念 暮秋
- 山秀水甜人義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水龍吟 西閣
- 山人放曠,本來無得有何參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上丹霄 贈京兆府統(tǒng)軍夾谷龍虎
- 山河已定,干戈不起,太平時、八方和義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解冤結(jié) 景金本注云,三首本名解佩令 贈醮
- 山頭凝望,目下三川,壓盡華夷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訴衷情 風(fēng)景
- 山中好,長夏正相宜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望江南 同上
- 山下有人來問道,知難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好離鄉(xiāng)·亂草獨彎*
- 山林鐘鼎都休問,且聽雙蛾合一詞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鷓鴣天·花滿尊前酒滿卮
- 山重疊,山外更入行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小重山·云去風(fēng)來雨乍晴
- 山川人物斗崢嶸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小重山·一片殘陽樹上明
- 山林蒼翠,江湖煙景,歸去沒人爭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太常引·長安三唱曉雞聲
- 山明水秀,清勝宜茅屋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洞仙歌·倉陳五斗
- 山谷家風(fēng),蕭原作瀟,據(jù)抄本改閑情味,只君能識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永遇樂·山谷家風(fēng)
- 山河縈帶九州橫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訴衷情·山河縈帶九州橫
- 山川良是,古來銷盡雄杰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念奴嬌 題闕
- 山光里,有紅鱗旋斫,白酒須賒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沁園春 夜枕無夢感子陵太白事,明日賦此。
- 山間終是勝人間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浪淘沙 題闕
- 山人休去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摸魚子 用前韻送敬之蒲君卜居淮上,敬之自
- 山陽一氣變冬溫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覃懷北賞梅,同參政西庵楊丈,和
- 山長水闊,思君不見,踟躕搔首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龍吟 送張大經(jīng)御史,就用公九日韻,兼簡
- 山形曲屈臥龍岡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西江月·我愛西巖秀麗
- 山后重興道院,燕南仍自干戈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西江月·山后重興道院
- 山林縱臥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減字木蘭花·安禪聚落
- 山下林間常獨笑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鳳棲梧
- 山后朔風(fēng)凜冽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道無情
- 山海潛通,無比燕中道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鳳棲梧 先師昔日屢言,燕山天下最勝之地,
- 山后風(fēng)光何處好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鳳棲梧 先天觀作
- 山后春將暮,龍陽景漸佳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巫山一段云 寄天長道眾
- 山后三陽都歷遍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鳳棲梧 宣德州見請,以此詞答之
- 山后三秋無別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巫山一段云 龍陽觀九日
- 山漫疑欲接霄漢,河漲定可浮星查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次劉經(jīng)歷韻
- 山林足肥遁,軒車忘慕戀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題王允岡山齋
- 山分秋色侵玄氅,蝸學(xué)天書篆敗墻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和劉先輩憶山中韻
- 山林盡變幻,白玉為樹枝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出門辭為蘇鵬賦
- 山鬼當灑泣,湘靈且逡巡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方生還寧海(并序)
- 山陰指明日,已是鏡中行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蕭山道中作
- 山店誅茅亦易成,居民火種復(fù)刀耕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山店
- 山游薄暮歸,篝燈夜方永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宿方山
- 山川宇宙來便有,豈信劍飛畫作巖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劍池
- 山莊曾學(xué)斯人聽,卻愧中涓供奉隨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文征明松蔭聽瀑圖
- 山景仍依舊,人情率喜新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題創(chuàng)得齋
- 山居白足兩三僧,不解參禪不演乘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萬松寺
- 山門一笑無拘擬,云在西湖月在天。 -- 出自當代·金庸·全真七子布天罡北斗所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