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山宜沖雪上,詩好帶風吟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武功縣中作三十首
- 山際凝如霧,云中散似塵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座主相公雨中作
- 山翁來帝里,不肯住多時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孫山人
- 山川南北路,風雪別離天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陸暢侍御歸揚州
- 山春煙樹眾,江遠晚帆疏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喻鳧校書歸毗陵
- 山晴棲鶴起,天曉落潮初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朱慶余及第后歸越
- 山光衣上見,藥氣酒中聞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會將作崔監(jiān)東園
- 山川重疊遠茫茫,欲別先憂別恨長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欲別
- 山翁稱絕境,海橋無所觀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題金州西園九首·松壇
- 山程度函谷,水驛到夷門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徐州韋僅行軍
- 山田依法種,兵食及時供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賈謨赴共城營田
- 山海禪皆遍,華夷佛豈殊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紫閣無名頭陀
- 山靜云初白,枝高果漸稀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秋日寄李支使
- 山僧封茗寄,野客乞詩歸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張徯
- 山頂雨馀青到地,濤頭風起白連云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酬薛奉禮見贈之作
- 山果經(jīng)霜多自落,水螢穿竹不停飛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宿山寺
- 山海兩分岐,停舟偶似期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荊州夜與友親相遇
- 山分關路細,江繞夜城寒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送友人下第歸襄陽
- 山侗昔日,火院中間,千斤重擔常耽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·山侗昔日
- 山侗昔日,名利忙忙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·山侗昔日
- 山侗昔日,忒*暮故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·山侗昔日
- 山侗啜罷赴瑤池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江月·江畔溪邊雪里
- 山前金龍嬉戲,大海中、玉虎遨游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吳知綱先生
- 山侗舍俗投玄趣,結正良因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采桑子·山侗舍俗投玄趣
- 山侗謹勸,名利人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湖口王先生
- 山侗叮囑悟黃梁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 寄南京道友
- 山侗拜,董公道偉,及諸道契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寄馬行街董公書
- 山侗成清雅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青蓮池上客 俗青玉案攢三拆字 繼重陽韻
- 山侗稽首,自別姚仙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邀姚公書
- 山侗拜,上玄中玄玉座前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邀姚公書
- 山侗唯恨少知音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
- 山侗入道,遠離巢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謝咸陽王法師
- 山侗亦認本來真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虞美人 遇真人(原無調名,茲據(jù)律補)
- 山侗二愿報師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山侗三愿報師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山侗四愿報師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山侗五愿報師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山侗六愿報師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山侗七愿報師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山侗八愿報師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山侗九愿報師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山侗十愿報師恩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山東馬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金蓮出玉花 寄任節(jié)級
- 山上赤龍汞繞,海中間、黑虎鉛圍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姜王二先生
- 山侗馬鈺,閑吟閑詠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寄*縣晏公及道眾
- 山侗自揣一鰲,金鱗晃日如新錦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 師父贈譚仙詞曰,張公吃酒李公來,
- 山侗猛悟細磁夢,割斷攀援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采桑子 重陽師父百端誘化,予終有攀援愛念
- 山侗猛省,因師法旨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解佩令 和古韻
- 山侗喚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桃源憶故人 贈蔡先生翁母攢三字
- 山侗聞得證無馀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臨江仙 長安新出家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