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個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山城已窮僻,況與城相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新城陳氏園次晁補之韻
- 山中歸時風色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章傳道喜雨(禱常山而得。)
- 山頭見月出,江路聞鼉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王鞏(一題:次韻答參寥)
- 山西戰馬饑無肉,夜嚼長稭如嚼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書李伯時畫御馬好頭赤
- 山耶云耶遠莫知,煙空云散山依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(王晉卿畫)
- 山城欲閉聞鼓鼙,忽作的盧躍檀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秧馬歌(并引)
- 山下耕牛苦磽確,兩角磨崖四蹄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黃牛廟
- 山林臺閣原無異,促席論心酌叵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金沙臺
- 山有樞,隰有榆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山有樞
- 山有栲,隰有杻[1]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山有樞
- 山有漆,隰有栗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山有樞
- 山有榛,隰有苓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簡兮
- 山有苞櫟,隰有六駁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晨風
- 山有苞棣,隰有樹檖[2]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晨風
- 山有扶蘇,隰有荷華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山有扶蘇
- 山有喬松,隰有游龍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山有扶蘇
- 山有嘉卉,侯栗侯梅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四月
- 山有蕨薇,隰有杞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四月
- 山舞銀蛇,原馳蠟象,欲與天公試比高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沁園春·雪
- 山,快馬加鞭未下鞍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十六字令三首
- 山,倒海翻江卷巨瀾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十六字令三首
- 山,刺破青天鍔未殘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十六字令三首
- 山下旌旗在望,山頭鼓角相聞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西江月·井岡山
- 山下山下,風展紅旗如畫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如夢令·元旦
- 山高路遠坑深,大軍縱橫馳奔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六言詩·給彭德懷同志
- 山枕斜敧,枕損釵頭鳳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蝶戀花·暖日晴風初破凍
- 山果多瑣細,羅生雜橡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北征
- 山連越巂蟠三蜀,水散巴渝下五溪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野望
- 山雨不作泥,江云薄為霧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雨
- 山中儒生舊相識,但話宿昔傷懷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
- 山中漏茅屋,誰復依戶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述懷
- 山峻路絕蹤,石林氣高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鳳凰臺
- 山頭南郭寺,水號北流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山禽引子哺紅果,溪友得錢留白魚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解悶十二首
- 山雨樽仍在,沙沉榻未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重游何氏五首
- 山頭到山下,鑿井不盡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太平寺泉眼
- 山鬼獨一腳,蝮蛇長如樹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虔
- 山深苦多風,落日童稚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赤谷
- 山荒人民少,地僻日夕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柴門
- 山河扶繡戶,日月近雕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
- 山風吹游子,縹緲乘險絕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鐵堂峽
- 山雪河冰野蕭瑟,青是烽煙白是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悲青坂
- 山色遠寂寞,江光夕滋漫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
- 山色一徑盡,崖絕兩壁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萬丈潭
- 山晚浮云合,歸時恐路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佐還山后寄三首
- 山林托疲苶,未必免崎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大歷三年春,城放船出瞿塘峽,久居夔府,將
- 山行落日下絕壁,西望千山萬山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光祿阪行
- 山虛風落石,樓靜月侵門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西閣夜
- 山僧衣藍縷,告訴棟梁摧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山寺(得開字,章留后同游)
- 山居精典籍,文雅涉風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