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1個(gè)字的詩句
山在第一個(gè)字的詩句
- 山陰地勝冠江吳,今得賢侯自禁途。 -- 出自宋·曾公亮·送程給事中知越州
- 山頭堠火孤明后,星外行人四絕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朔中即事
- 山后與山前,相思隔叫猿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江上居寄山中客
- 山中畿內(nèi)邑,別覺大夫清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贈(zèng)同官蘇明府
- 山河天設(shè)險(xiǎn),禮樂牧分憂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薛能赴鎮(zhèn)徐方
- 山齋終擬到,何日遂心期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寄范評(píng)事
- 山陰何處去,草際片帆通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友人下第歸越
- 山溜含清韻,江雷吐夜光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厲圖南往荊州覲伯
- 山花含雨濕,江樹近潮欹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友人喻坦之歸睦州(一作送人歸新定)
- 山川臨洞穴,風(fēng)日望長(zhǎng)沙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作
- 山郡不溝郭,荒居無翳壅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行郡竹籬
- 山水佳新霽,南樓玩初旭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陽早霽南樓
- 山花迷徑路,池水拂藤蘿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湘州北亭
- 山南柳半密,谷北草全稀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扈從南出雀鼠谷
- 山戍上云桂,江亭臨水關(guān)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出湖寄趙冬曦
- 山接夏云險(xiǎn),臺(tái)留春日遲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花萼樓下宴應(yīng)制
- 山似鳴威鳳,泉如出寶龜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(zèng)答
- 山勢(shì)遠(yuǎn)濤連,江途斜漢轉(zhuǎn)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贈(zèng)趙侍御
- 山外聞簫管,還如天上逢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侍宴蘘荷亭應(yīng)制
- 山閑苦積雨,木落悲時(shí)遽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雜詩四首
- 山中二月娑羅會(huì),虛唄遙遙愁思人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送考功武員外學(xué)士使嵩山署舍利塔
- 山臨鬼門路,城繞瘴江流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南中送北使二首
- 山門送落照,湖口升微月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和尹懋秋夜游灉湖
- 山水含秋興,池亭借善鄰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宴姚紹之
- 山知銀作甕,宮見璧成臺(tái)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野次喜雪應(yīng)制
- 山庭迥迥面長(zhǎng)川,江樹重重極遠(yuǎn)煙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同趙侍御望歸舟
- 山城豐日暇,閉戶見天心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山城
- 山川遍禮,宮徵惟新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唐封泰山樂章·豫和六首
- 山行阻篁竹,水宿礙萑蒲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和朱使欣二首
- 山晴紅蕊匝,洲曉綠苗鋪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與趙冬曦君懋子均登南樓
- 山河非國寶,明主愛忠臣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度蒲關(guān)應(yīng)制
- 山中亦有出山路,山人自不與世通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山中
- 山頭樹青青,山水日泠泠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山中
- 山櫻著子寒尚遲,江梅殞蘤香可吊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東園贈(zèng)周翊
- 山頭斫竹下作竿,系鉤沉水坐岸觀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江上四首
- 山深樹翳陰,蜩蚻應(yīng)已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旅次寄寶覺訥師
- 山翁固亦富自喜,稚子無誚貧猶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南山雪
- 山環(huán)環(huán)兮相圍,溪亂亂兮漣漪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
- 山野不逢終更老,閭閻無用始為材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次韻和人古松
- 山峰行處今何在,溪水流乘此有不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次韻介甫懷舒州山水見示之什
- 山銜日入深,云佇星出緩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暮行
- 山中兮何游,登彼山兮樂天高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山中詞
- 山高兮崔嵬,山之路兮百折而千回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山中詞
- 山川儲(chǔ)地秀,日月合天光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上黃任道
- 山頭喬木長(zhǎng)山高,山下泉深沒榜篙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崔伯易歸高郵
- 山禽水鳥盡相識(shí),飛入欄壁馴不驚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題步君敘園亭
- 山形郁盤陀,石路隨直紆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同孫祖仁王平甫游蔣山作
- 山野生涯本閑暇,誰令客子自勞嗟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舟次
- 山云朝噓翠巘出,海月夜下清溪浮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題宣州太平縣眾樂亭為孫莘老作
- 山水雖素喜,實(shí)不如誨教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客杭思李常伯滿粹翁及衡父子權(quán)因寄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