尺在第7個字的詩句
尺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一溪春水高三尺,書畫船中更好看。 -- 出自宋·洪師中·大滌洞
- 水光云影窗三尺,雨抹晴裝畫四時。 -- 出自宋·胡斗南·題汪水云詩卷十首
- 仰干云霄不盈尺,俯視天高浮寸碧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
- 當時漫筑臺千尺,爭似歌風地步高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項羽臺
- 夜來門外深三尺,應有齊腰獨立僧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雪居為安上人賦
- 風雷等間作,咫尺是龍湫。 -- 出自宋·黃軫·延慶院
- 飛泉直下來,千尺瀉倏忽。 -- 出自宋·郟修輔·隱潭
- 亭前深處不百尺,神物窟此猶安然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和李公素舍人真州通濟亭詩
- 故山盤冰溪,百尺數纖鱗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僧靈辯南歸
- 懸崖積鐵數百尺,輪囷老木參天碧。 -- 出自宋·李北之·玉山觀
- 前年毗陵雪盈尺,蟹螯猶記左手持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次韻德基效歐陽體作雪詩禁體物之字兼送表臣
- 身長八尺劍三尺,緩帶輕裘有設施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喜賊退
- 蕭郎及我親書尺,珍贈霜紈費煎裁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復次韻呈諸友
- 蒼須對我三千尺,黑頭聽渠十八年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題畫卷
- 面對豈無說,咫尺路陰脩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感嘆二首
- 勖哉松柏操,咫尺是堯聰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杜寺丞和永城
- 秦地關河才咫尺,漢都風景尚依稀。 -- 出自宋·李儒用·登中梁山
- 須臾光相現咫尺,玉洞金燈明可數。 -- 出自宋·李師圣·游臺感興古風
- 荒墳斷隴才三尺,猶認房陵半仗來。 -- 出自宋·李淑·題周恭帝陵
- 門前荒草深三尺,老艾當年說國風。 -- 出自宋·林泳·論詩絕句依老人韻
- 崖懸瘦瀑一千尺,峽束寒流八九灣。 -- 出自宋·劉邊·天游峰
- 離鉤況無魚,千尺徙垂綸。 -- 出自宋·劉拯·破山八詠·空心潭
- 吳頭楚尾祗咫尺,斗盛牛明直古今。 -- 出自宋·魯少師·句
- 蜀錦纏頭拚百尺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減字木蘭花 即席贈歌者夏奴
- 江頭朱欄四千尺,一望初疑幾十里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已卯題吳江長橋二首
- 浩與歸來吟汪尺,陶詩和后和豐詩。 -- 出自宋·呂文老·春日田園雜興
- 不羨參天二千尺,低徊欲對小峩岷。 -- 出自宋·呂祖儉·慈溪龍虎軒偶成
- 憶昔僅能高咫尺,如今端可拂青冥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金城柳
- 禹門縱使高千尺,放過蛟龍也不妨。 -- 出自宋·毛國英·投岳侯
- 不敢高聲語,恐尺天上人。 -- 出自宋·孟觀·登華頂峰
- 澄然蓄清瀏,百尺往往深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題束季博山園二十首·寒湫
- 最喜出門天咫尺,摩挲老眼看升平。 -- 出自宋·倪龍輔·錢謙齋新居
- 溪中流水深千尺,未抵慈親憶子心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客中
- 日長用幽意,咫尺到無懷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呈大宗丞求筆戲
- 徊徨金閨辭,咫尺青門隔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重五日出都門詩
- 清游未可負,只尺荻花秋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暑夕泛次王令君韻
- 青林綠水畫千尺,白鷺烏鳶棋一枰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過櫧洲行散
- 江近危樓才咫尺,眼懸落日殆千回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次楊綿州韻二首
- 人言夫子身九尺,我謂椽筆聊相當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樓尚書
- 吾墻高不滿七尺,墻身雖小墻心直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與明道者砌墻
- 雷轟電馳,寸毫尺釐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集福鑒長老請贊
- 全得寸心,直用尺情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三十首
- 搭一只手,揮三尺鐵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支提宏老請贊
- 雪埋夜月深三尺,陸地行舟萬里程。 -- 出自宋·釋善昭·句
- 地去秉鈞余咫尺,不勞擬議話圓成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呈胡伯圓尚書
- 沖開碧落松千尺,截斷紅塵水一溪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頌古四十四首
- 事褫一啄長三尺,問著依前似鼓槌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維摩居士贊
- 阿呵呵,會也麼,尺水休夸一丈波。 -- 出自宋·釋師體·偈頌十八首
- 沖開碧落松千尺,截斷紅塵水一溪。 -- 出自宋·釋惟清·偈九首
- 澗底喬松過百尺,干宵直上無附枝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余行江湖余五十載備知交態唯心史觀熏自聞始
“尺”同音字
- 尺
- 池
- 伬
- 侈
- 侙
- 傺
- 勅
- 勑
- 匙
- 卶
- 叱
- 叺
- 吃
- 呎
- 哧
- 啻
- 喫
- 嗤
- 噄
- 垑
- 墀
- 妛
- 媸
- 弛
- 彨
- 彲
- 彳
- 恜
- 恥
- 慗
- 憏
- 懘
- 抶
- 持
- 摛
- 攡
- 敕
- 斥
- 杘
- 欼
- 歯
- 殦
- 湁
- 漦
- 灻
- 熾
- 烾
- 熾
- 瓻
- 癡
- 痸
- 瘛
- 癡
- 眵
- 瞝
- 竾
- 笞
- 筂
- 箎
- 篪
- 粚
- 絺
- 翄
- 翅
- 翤
- 翨
- 恥
- 肔
- 胣
- 胵
- 腟
- 茌
- 荎
- 蚇
- 蚩
- 蚳
- 螭
- 袲
- 袳
- 裭
- 褫
- 訵
- 誺
- 謘
- 豉
- 貾
- 赤
- 赿
- 趩
- 踟
- 遲
- 迡
- 遅
- 遟
- 遫
- 遲
- 鉓
- 鉹
- 銐
- 鍉
- 雴
- 飭
- 飭
- 馳
- 馳
- 魑
- 鴟
- 鵄
- 鶒
- 鷘
- 鴟
- 麶
- 黐
- 齒
- 齝
- 齒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𠔒
- 𢜳
- 𤆍
- 𤸪
- 𦐉
- 𦥊
- 𦳚
- 𧼪
- 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