尺在第4個字的詩句
尺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好攜三尺青鸞尾,去掃平津閣上塵。 -- 出自明·張弼·送趙弘濟春試
- 天顏咫尺,望之如云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親耕籍田七首
- 珊瑚百尺珠千斛,難換羅敷未嫁身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感舊
- 若論七尺歸蓬蒿,此樓作客山是主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歌醉中作歌
- 春耕咫尺阻歸計,野水自流閑澮畎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次韻楊孟載早春見寄
- 山頭百尺井,有徑看如失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平昔于王褒贈周處士八絕中喜誦其龍尾禪室一
- 庾郎幾尺大腰圍,江北江南有好詩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鄜州張路鈐處見東坡所書漁父四首感嘆之余因
- 監(jiān)湖幾尺吾其那,聞道新昌佛仍大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送周秀實知新昌
- 寒依刀尺盡,春向綺羅生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剪彩
- 高樓百尺不須登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臨江仙·玉笛鈿車當(dāng)日事
- 夜呵刀尺制寒衣,兒小卻倩人封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衣曲
- 封高四尺寧從險,穴錮三泉豈不愚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戲題山庵二首
- 咄哉三尺雪,孤此一雙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謁南岳
- 那知數(shù)尺無情土,別后雙埋玉樹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憶毛易甫薛子舒
- 知他三尺劍,攜去報誰恩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孫夢宮
- 假令三尺密,終有一分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鄭君瑞知閩清
- 芳魂三尺土,往事幾回潮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張麗華墓
- 酷哉三尺喙,殘此一段錦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吊錦雞一首呈葉任道
- 甘寒百尺井,舊日陸子泉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盛夏東軒偶成五首
- 小簟六尺床,蕭然睡亭午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夏雨應(yīng)祈呈桂帥二首
- 誰謂一尺素,寫遍天上意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梁信羯鼓小圖
- 身長七尺氣萬丈,自謂流落誰能甘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喻介夫
- 垂楊百尺臨池水,風(fēng)定煙濃盤不起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折楊柳
- 南墻咫尺地,使我起遐想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中秋夜試院寄子平
- 樓高百尺見萬里,更有底事須來登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望云樓
- 樹杪百尺臺,是儂行樂處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送劉約中之金陵
- 手持三尺定山河,四海為家共飲和。 -- 出自清·洪秀全·吟劍詩
- 況將百尺樓,高貯三萬帙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凍頭王氏藝芳堂
- 安流咫尺異逾淮,有興何妨疊棹來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答歐陽宅之
- 未到百尺頭,努力莫回顧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壽程宰三首
- 不能枉尺尋,況乃事飛箝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觀宋中道家藏書畫
- 嗟予仰尺祿,封仇中祕文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遷陽道中奉寄陽正臣同年
- 活民刀尺雖無象,出世文章豈有師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縉云段使君
- 天生百尺樹,剪作長條木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始憶八尺漢,俄成一聚塵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下窺千尺崖,上有云盤泊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亭高百尺立春風(fēng),引得君王到此中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經(jīng)時停尺素,望盡云邊翼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小弟艎南游近書來
- 泓澄一尺天,徹底寒霜景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古鏡
- 俱笑一尺繩,三年絆騏驥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鄭判官兼簡空上人
- 莫言數(shù)尺無波水,曾與如花并照來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吳王古宮井二首
- 鶴綾三尺曉霞濃,送與東家二八容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尚書筵中詠紅手帕
- 峨嵋咫尺無人去,卻向僧窗看假山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七祖院小山(一本題上有西蜀凈眾寺五字)
- 舉頭咫尺疑天漢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酒泉子·長憶高峰
- 紅塵三尺深,中有是非波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闕下留別孫丁二學(xué)士歸舊山
- 口占成尺題,物澤著紙尾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表玄師歸縉云有懷故雄阇黎成轉(zhuǎn)韻六十四句
- 巍巍百尺樓上槐,來樓清密葉已繁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句
- 蓬萊咫尺無因到,始信仙凡迥不同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貽諸館閣
- 安知咫尺地,便有死生分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哀虢縣令猶子箅起二
- 既能咫尺成千里,何必吾家十幅圖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跋范寬小景
“尺”同音字
- 尺
- 池
- 伬
- 侈
- 侙
- 傺
- 勅
- 勑
- 匙
- 卶
- 叱
- 叺
- 吃
- 呎
- 哧
- 啻
- 喫
- 嗤
- 噄
- 垑
- 墀
- 妛
- 媸
- 弛
- 彨
- 彲
- 彳
- 恜
- 恥
- 慗
- 憏
- 懘
- 抶
- 持
- 摛
- 攡
- 敕
- 斥
- 杘
- 欼
- 歯
- 殦
- 湁
- 漦
- 灻
- 熾
- 烾
- 熾
- 瓻
- 癡
- 痸
- 瘛
- 癡
- 眵
- 瞝
- 竾
- 笞
- 筂
- 箎
- 篪
- 粚
- 絺
- 翄
- 翅
- 翤
- 翨
- 恥
- 肔
- 胣
- 胵
- 腟
- 茌
- 荎
- 蚇
- 蚩
- 蚳
- 螭
- 袲
- 袳
- 裭
- 褫
- 訵
- 誺
- 謘
- 豉
- 貾
- 赤
- 赿
- 趩
- 踟
- 遲
- 迡
- 遅
- 遟
- 遫
- 遲
- 鉓
- 鉹
- 銐
- 鍉
- 雴
- 飭
- 飭
- 馳
- 馳
- 魑
- 鴟
- 鵄
- 鶒
- 鷘
- 鴟
- 麶
- 黐
- 齒
- 齝
- 齒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𠔒
- 𢜳
- 𤆍
- 𤸪
- 𦐉
- 𦥊
- 𦳚
- 𧼪
- 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