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尚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于顯尚書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顧尚書詩
- 八年尚憶釵頭鳳,今夕欣看燭蒂哥,宜喜宜悲情似海,輕愁微笑漾春波。 -- 出自·老舍·觀林務(wù)夏同志演貽順哥
- 吾老尚喜事,羨君方少年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任師中任清江
- 烽火尚未滅,何策安西邊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途次長安上都漕傅諫議
- 柘水尚鳴亡國怨,山松曾見受封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東粵廟
- 不知尚自可,不去安用知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譽(yù)樹行
- 陳和尚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金大將
- 知君尚有逸駕才,我馬虺筜當(dāng)避路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得文敬雙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疊韻奉答
- 酒杯尚籍驅(qū)除力,詩債慚非應(yīng)答才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幽懷(四首)
- 老至尚夸詩力健,病回猶怯酒杯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卜居一首東南屏
- 杯余尚覺情難盡,棋罷驚看局又新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木齋先生將登舟以詩見寄次韻(二首)
- 講石尚存天實(shí)字,御梅嘗識建炎春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游天竺后山
- 時(shí)方尚詐力,子獨(dú)恪且只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吳季子墓
- 講石尚存天寶字,御梅嘗識建炎春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游天竺寺
- 少年尚意氣,崢嶸各自擔(dān)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送吳榮楷之官浙江三首
- 婦馌尚存豳國俗,耦耕不間楚鄉(xiāng)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東作
- 短褐尚時(shí)吟杜曲,采芝何處問春峰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壯日尚曾云出岫,暮年偏怪海揚(yáng)塵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事去尚時(shí)尋敗局,老來猶日讀何書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取已尚如此,問人應(yīng)可知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送人謁所知
- 小乘尚執(zhí)迷,大乘堪法則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老子尚猶能諱事,軒皇不許亂相傳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達(dá)識尚凝常恍惚,愚蒙溶解故相違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稽古尚為今法則,愚蒙太甚苦惔惔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達(dá)識尚凝常恍惚,愚蒙學(xué)解故相違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稽古尚為今法則,愚蒙太甚苦談?wù)劇?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游子尚何得,但寄千里心。 -- 出自宋·楊時(shí)·久不得家書
- 渴心尚欠冰凌解,病骨長思藥力攻。 -- 出自宋·楊時(shí)·齒落書懷
- 厥華尚赤,故為火德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彼蓮之美
- 更能尚友古圣賢,蘭移其氣金移質(zhì)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饒德裕三益軒
- 菅茆尚向燒邊翠,須鬢偏從鑷處斑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甲辰冬辭冢赴官寄曾鼎臣
- 劇醉尚正色,太平輒愁眉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邂逅南昌簿孫正之劇談別后聊以記所期者
- 渡口尚余景,喬木故鄉(xiāng)陌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到家
- 主人尚高臥,童子啟柴關(guān)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過汪隱君道會
- 赫赫尚父,時(shí)維鷹揚(yáng)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釋奠武成王七首
- 維師尚父,四覆分封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景祐釋奠武成王六首
- 肸蚃尚余,光景云滅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釋奠武成王樂章·送神
- 國鳥尚含天樂轉(zhuǎn),寒風(fēng)猶帶御衣香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太和第二
- 我來尚有鈞天會,猶得金尊半日嘗。 -- 出自唐·鄭畋·禁直和人飲酒
- 孤臣尚有埋身地,二帝游魂更可悲! -- 出自元·高明·岳祠
- 將疏尚密微經(jīng)雨,似暗還明遠(yuǎn)在煙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梅花六首
- 路傍尚臥雙石馬,行人指是故將軍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野田行
- 相思尚隔前村遠(yuǎn),獨(dú)倚柴門數(shù)去鴉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江上寄丁校理昆季
- 一令尚淹三縣事,幾家曾見十年兵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何明府之秦郵(何,淮東人。已三為縣令)
- 井臼尚勤慚德曜,音書未至憶平陽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客舍歲暮
- 高士尚為簿,休慚府中謁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黃主簿之湖洲歸安縣
- 儲皇尚說居靈武,丞相方謀卜許都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朝鮮兒歌(予飲周檢校宅,有二高麗兒歌舞者
- 身事尚如此,與世宜先登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說之方憂韓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傳視送陳州
- 身事尚如此,與世宜不諧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說之方憂韓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傳視送陳州
- 桂葉尚飄飄,蕙草下襲襲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題邵武軍泰寧縣葉恪循道清風(fēng)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