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9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雨聲翻作斷腸曲,薄寒戀戀輕羅衣。 -- 出自宋·蔣華子·春晚謠
- 群情欣愛日,憸黨極寒灰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文相生日
- 顧我思君日幾尋,歲寒又見梅花春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和王希夷廬陵觀梅
- 日暮獨陪修竹靜,露寒偏帶晚風香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憶梅
- 旌旗生喜氣,梅柳動寒枝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擬送楊帥
- 棋墅無驚惟太傅,風寒能護是良醫。 -- 出自宋·孔蓋·開禧丁卯制置使葉寶文團結淮西山水寨四十七
- 相對有正味,愛此歲寒格。 -- 出自宋·孔夢斗·四柏亭
- 從來招別駕,於此漱寒泉。 -- 出自宋·李長庚·次韻江府判游陽華江丈□春間攜家再來
- 好鳥獻晴語,幽蘭吐寒馥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勵·題萃清閣
- 春雨既過云未歸,春寒屋下人無衣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次韻民瞻端禮二首
- 秋氣作陰連蟋蟀,夜寒隨雨上芭蕉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簡辨老
- 手植參天松,亭亭歲寒姿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陪張巨山謁清獻公祠
- 腐儒得句亦起舞,硯寒沃筆浮輕澌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次韻德基效歐陽體作雪詩禁體物之字兼送表臣
- 世亂飄零少代給,地寒潦倒無梯媒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梅二首
- 寄書亦及我,匪但通寒溫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聽照曠塵外琴
- 歸來田園不改舊,歲寒見此猗猗綠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再次士特韻
- 得句幽人方起舞,夜寒明月在梨花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和懷英雪詩
- 父屯兄弟間,接武廣寒桂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題瑞松亭
- 秀出天潢一派來,廣寒早折桂枝回。 -- 出自宋·李春叟·挽趙秋曉
- 霜葉下高枝,紛紛擁寒根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雜詩
- 芬敷如青蓮,飛光亂寒照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江行至內牛廟山特奇秀晚舟檥廟下留詩于壁
- 缸暖微聞蝗蚓鳴,客寒對作橐駝坐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下元日朝謁回與李秉文冒雪過承天寺因題二詩
- 人生何多謀,常甘饑寒侵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謁隱士段庭
- 谷轉城深驚柳暗,地寒春早見花稀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移官慶陽過定平縣
- 重來猶晚暑,清盥挹寒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重游寶雨寺
- 飛翔下綠云,風翅含寒碧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晝坐東軒忽十三蝴蝶顏色鮮碧飛舞近人移時方
- 碎蔬殘宿圃,亂葉散寒塘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秋晚北園
- 多病出門愁遠道,早寒平野苦層陰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過天門關
- 白日懸虛空,春秋變寒暄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白日
- 吾州山水窟,城郭擁寒綠。 -- 出自宋·李庚·題尤使君郡圃十二詩·雙巖堂
- 昨日家人來,言汝苦寒熱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聞女子瘧疾偶書二十四韻寄示
- 休道南人暖過冬,苦寒今與北方同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閩中歲春
- 歸舟望不及,白日隱寒林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張寺丞
- 巖壑寧教無此材,歲寒然后知松柏。 -- 出自明·李奎·古柏行
- 漁篝臨遠浦,鬼火附寒藤。 -- 出自宋·李揆·元夕雨
- 秋風一披拂,苒苒弄寒色。 -- 出自·李謙·秋懷五首
- 草木自衰榮,歲月誰寒暑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秋懷
- 白云可衣蘭可佩,御寒不必思豐狐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顏博士游紫羅洞五首
- 才短謬將身許國,歲寒還是客成家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韻張濟川夜雪二首
- 酒薄僅能浮頰赤,燈寒故意學山青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韻王深之二首
- 虛名損富貴,此生分寒餓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寄敦夫弟
- 紐解三網重接續,灰寒萬劫獨光明。 -- 出自宋·李思衍·吊李肯齊
- 不同桃李春,永抱歲寒節。 -- 出自·李用·題畫·冬景
- 貧家生一女,蟋蟀催寒杵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生女
- 風雨蕭蕭攪雪飛,一寒如此只貪詩。 -- 出自宋·林尚仁·雪中呈社友
- 至於樹木亦豪偉,歲寒動足光林丘。 -- 出自宋·林憲·梁源異松圖行為臺州趙別駕作
- 最是北來詩料少,地寒難得見梅花。 -- 出自宋·林興宗·句
- 借書離近郭,冒雪渡寒溪。 -- 出自宋·令狐揆·句
- 鑒影須眉分,當暑挹寒冽。 -- 出自宋·劉達·惠山泉
- 靜言參鼻觀,身在廣寒宮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時·次韻李仲南木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