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9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灣潭幽意深,杳靄涌寒岑。 -- 出自唐·張均·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
- 就暖風光偏著柳,辭寒雪影半藏梅。 -- 出自唐·馬懷素·奉和人日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
- 聞君庭竹詠,幽意歲寒多。 -- 出自唐·張纮·和呂御史詠院中叢竹
- 流月揮金戈,驚風折寒木。 -- 出自唐·寇泚·度涂山
- 風軒挹余清,露階泛寒白。 -- 出自明·王景·和曾侍讀韻
- 層褵無曳云,空江有寒月。 -- 出自明·王景·送別
- 斷蓬飛古戍,連雁聚寒沙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塞外三首
- 陽原淑氣早,陰谷沍寒多。 -- 出自唐·王丘·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鼠雀谷之作
- 前林已暄景,后壑尚寒氛。 -- 出自唐·席豫·奉和圣制答張說南出雀鼠谷
- 東原多煙火,北澗隱寒暉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送祖詠
- 疏蕪盡荒草,寂歷空寒煙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經殺子谷
- 貴人昔未貴,咸愿顧寒微。 -- 出自唐·楊賁·時興
- 出關逢落葉,傍水見寒花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司勛王郎中宅送韋九郎中往濠州
- 夜禽驚曉散,春物受寒催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和韓郎中揚子津玩雪寄嚴維
- 日晚長煙高岸近,天寒積雪遠峰低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從弟永任饒州錄事參軍
- 行春日已曉,桂楫逐寒煙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獨孤拾遺先輩先赴上都
- 還當采時菊,定未授寒衣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《·九日寄鄭豐
- 陽雁叫平楚,秋風急寒川。 -- 出自唐·閻防·晚秋石門禮拜(一作禮佛)
- 金鋪深內殿,石甃凈寒渠。 -- 出自唐·常袞·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
- 應為歧路多,不知歲寒在。 -- 出自唐·魏萬·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
- 禁兵環素帟,宮女哭寒云。 -- 出自唐·竇叔向·句
- 虛心含景象,應物受寒泉。 -- 出自唐·潘炎·清如玉壺冰
- 雪和新雨落,風帶舊寒來。 -- 出自唐·暢諸·早春
- 塞鴻連暮雪,江柳動寒條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宣城雪后還望郡中寄孟侍御(立春后開元觀送
- 姑射真人冰作體,廣寒仙女月為容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詠梅
- 萬傾太湖上,朝暮浸寒光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水調歌頭·萬傾太湖上
- 湖暖水香春載酒,月寒云白夜聞笙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秦少游題郡中蓬萊閣次其韻
- 釃渠逗清泠,朝夕淙寒玉。 -- 出自宋·吳師孟·和章質夫成都運司園亭詩·潺玉亭
- 東日拂滄海,此地埋寒霜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回次媯川大寒
- 路險截開元氣白,影寒壓破大江豪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題垂虹橋寄同年叔楙秘校
- 落景不我顧,檐角出寒星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冬日同仲巽及府寮游萬壽寺
- 殘臘新春判此朝,斗寒猶未動寅杓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立春
- 紅爐方爾附,未可論寒灰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對雪六首
- 技疏謀鼫鼠,聲泯類寒蟬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上運使工部
- 光華生裸壤,飛燄發寒灰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上運使工部
- 玉色乾坤無一痕,暮寒慘慘入千門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病中雪夜聞韓六秘校會諸君二首
- 難收俱碎璧,漫想辟寒金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梅守著作喜守粹冬杪祈雪春初獲應之什
- 窗云猶曉白,竹徑自寒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志遠法師挽辭
- 老大濫隨丞相后,歲寒未覺故人疏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酬鄭叔巖虞曹惠詩因以奉送
- 使星入蜀今重應,芒寒色正相輝映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李去病楊元老
- 月冷戍樓悲短笛,天寒戎幕賴深杯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和酬順安使君王大觀見寄之什
- 皓色恍疑霄宇接,濃寒都為歲華深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知郡郎中應期喜雪
- 不能成雪意,只解作寒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偶書呈公勝
- 平生歲寒心,頗好歲寒色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野園移植小松
- 我生始逾壯,足以伴寒碧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野園移植小松
- 交情論晚歲,生意共寒灰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寒爐偶坐戲呈任道
- 云密蛟龍閑未試,霜寒鴻雁急相呼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張叔毅北歸
- 土凍轉愁花信遠,天寒唯仗酒分深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司徒侍中春陰席上
- 引泉注清渠,潺潺潄寒玉。 -- 出自宋·許將·成都運司西園亭詩·潺玉亭
- 不信老盧郎,花底春寒,贏得空無睡。 -- 出自宋·舒亶·醉花陰·露芽初破云腴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