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7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劍閣天梯萬里寒,春風此日白衣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張劍州并示女弟
- 香葉由來耐歲寒,幾經真賞駐鳴鑾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景福殿前柏
- 不然航江外,天寒北風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得曾子固書因寄
- 攬轡長垣北,貂寒不自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長垣北
- 為憶去年梅,凌寒特地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黃司理園
- 誓斬郅支聊出寒,生擒頡利始歸朝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西帥
- 水落魚梁淺,天寒夢澤深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與諸子登峴山
- 海盡邊陰靜,江寒朔吹生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渡揚子江
- 畏瘦疑傷窄,防寒更厚裝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閨情
- 況在他山外,天寒夕鳥來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途次(一作落日)望鄉
- 樹晚猶蔥蒨,江寒尚渺瀰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
- 日落方收鼓,天寒更炙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歷陽書事七十韻
- 飛蓬卷盡塞云寒,戰馬閑嘶漢地寬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令狐相公自太原累示新詩,因以酬寄
- 巖曲月斜照,林寒春晚煦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海陽十詠·月窟
- 其神若何,月射寒江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警幻仙姑賦
- 盛暑翛翛叢色寒,閑宵槭槭葉聲干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范公叢竹歌
- 九月霜天水正寒,故人西去度征鞍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敷水歌,送竇漸入京
- 山晚銘旌去,郊寒騎吹回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故河南尹岐國公贈工部尚書蘇公挽歌二首
- 林晚栗初拆,枝寒梨已紅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冬夜宿仙游寺南涼堂,呈謙道人
- 孤燈然燃客夢,寒杵搗鄉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宿關西客舍,寄東山嚴、許二山人,時天寶初
- 相訪但尋鐘,門寒古殿松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攜琴酒尋閻防崇濟寺所居僧院(得濃字)
- 水國涼生未是寒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南鄉子·翠密紅繁
- 病渴偏思柘,朝寒怯減衣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春曉
- 多病淹歹歲,初寒悄獨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初寒
- 錦屏羅幕護春寒,昨夜三更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洛陽春/一落縈
- 霽色初含柳,余寒尚勒花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初春
- 歲晏悲木落,天寒聞鶴鳴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感興五首
- 病體愁山館,春寒賴酒鐺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欒城遇風效韓孟聯句體
- 灘急風逾響,川寒霧不收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黃河八韻寄呈圣俞
- 多病淹殘歲,初寒臥直廬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武平學士歲晚禁直書懷五言二十韻
- 顧我實孤生,饑寒談孔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還述懷
- 落日漢陵道,初寒慘暮飆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鞏縣陪祭獻懿二后回孝義橋道中作
- 家近夢先歸,夜寒衾屢整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自岐江山行至平陸驛五言二十四韻
- 瑤圖新嗣圣,玉寒久包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東合雨中
- 秋勁方馳馬,春寒正襲貂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王尚恭隰州幕
- 鎮陽二月春苦寒,東風力溺冰雪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鎮陽殘杏
- 日落原野晦,天寒閭市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初冬歸襄城弊居
- 歲熟鴉聲樂,天寒鴈過稀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歲暮書事
- 攝提東直斗杓寒,驟覺中原氣象寬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元日立春三絕
- 南楚春候早,余寒已滋榮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首春逢耕者
- 細雨無妨燭,輕寒不隔簾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偶題
- 歲晚得支遁,夜寒逢戴颙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宿秦生(一作僧)山齋
- 北樓千尺午猶寒,冉冉飛塵不可干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龐醇之見寄
- 北固高樓海氣寒,使君應此憑欄干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寄潤州龐籍
- 砌冷蘭凋佩,閨寒樹隕桐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秋日即目
- 城險疑懸布,砧寒未搗綃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春雪
- 須知節候即風寒,幸及亭午猶妍暖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
- 十月下桂嶺,乘寒恣窺緣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靈師
- 帶澀先迎氣,侵寒已報人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早春雪中聞鶯
- 戍古秋塵合,沙寒宿霧繁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早秋出塞寄東臺詳正學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