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寒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風(fēng)力馬欲卻,寒氣鳥不度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有嘆
- 兼旬閉戶耐寒威,起視晴空碧四圍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約二同年游虎丘
- 向來偕君西,寒雨斜驚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章宰
- 愁禁客舍雨,寒過杏花進(jìn)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客中
- 粗粗布,身不寒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薄薄酒
- 烏驚兔忽易寒暑,堯蓂不辦供合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解禹玉
- 山中誰信無寒食,澗上何如且采蘋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鷓鴣天·煙禁荒荒雨濕云
- 雙燕來時(shí),暮寒庭院,雨藏?zé)熼]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水龍吟·錦城春色移根
- 寂寥轉(zhuǎn)、梧桐寒影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品令·露晞煙靜
- 云蒸黃野風(fēng)寒薄,雪皎皓庭幽思多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和杜樞密雪
- 遙夜枕冷衾寒,數(shù)更籌無寐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金盞子·斷魂凝睇
- 漁舍孤煙鎖寒磧。 -- 出自宋·李甲·吊嚴(yán)陵·蕙蘭香泛
- 夜深風(fēng)作輕寒,清曉月明歸去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頌
- 月明安穩(wěn)照寒波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文饒自昌國以詩見寄次韻二首
- 疾風(fēng)試飄葉,寒露猶湛潁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秋日雜興
- 默默群動息,寒螿先秋嘩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夜坐
- 客夢還松陵,寒江渺煙雨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與鄒浩志完會於王希圣家因話毗陵事是夕輒夢
- 秀嶺聳蒼玦,寒溪搖翠鉤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足亭張康節(jié)南亭也臺數(shù)尺亭在其上
- 宿草被荒丘,寒榛軼驚兔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鹿門寺
- 況乃地氣偏,寒暑或相借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同仲寶風(fēng)雨中過德麟留宿以夜未央為韻分得未
- 笑覺山途近,寒因酒力遲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青泥雪中和德麟韻
- 春洲生蘭苕,寒溪脫紅蕖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邃經(jīng)堂
- 更嫦娥為愛,寒光滿地,故移疏影,來伴南枝。 -- 出自宋·李坦然·風(fēng)流子·東君雖不語
- 聊依枯木伴寒藤,曾為當(dāng)年孔傅生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靈壽木
- 更期香火深寒夜,坐使飛花墜九天。 -- 出自宋·趙企·上竺真辯師
- 小春時(shí)節(jié)晚寒清。 -- 出自宋·謝逸·鷓鴣天·水闊天低雁字橫
- 風(fēng)生玉指晚寒清。 -- 出自宋·謝逸·西江月·寶柱橫云雁影
- 竹邊小徑跨寒溪,息念臨流萬慮非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貴溪道中四絕
- 江鄉(xiāng)時(shí)節(jié)逢寒食,花落未將春減色,嶺南能有幾多花,寒食臨之掃春跡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寒食
- 露濃煙事薄寒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浣溪沙
- 相鼠知拱手,寒暑不變更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雜興
- 水邊劍佩鏘寒玉,熊車來作江陽牧,忠梗峨峨一面霜,想像古人今在目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汾陰曲
- 宛然瓊瑤姿,寒光照玄圃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高執(zhí)中赴文州楒林
- 春意已浩蕩,寒云尚蒼茫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有懷高執(zhí)中
- 露蠲仙掌生寒光,悲幄華帳飄晚涼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王中玉生辰
- 青燈微火照寒更,不信儒冠誤此生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夜坐有感并簡與訥教授
- 空庭蠟炬落寒花,宮裘想舞秋風(fēng)老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中秋夜玄云蔽月行
- 歸云帶暝卷寒色,晚吹吹回雙雁行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漁父曲
- 正桐飛露井,寒生斗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槱·河傳·銀河漾漾
- 曉來枝上斗寒光。 -- 出自宋·李德載·早梅芳近/早梅芳
- 忽於金鼎凝寒玉,倏爾真身現(xiàn)彩霞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金丹詩四十八首
- 晚渡呼舟急,寒日正蒼茫。 -- 出自宋·李光·水調(diào)歌頭·晚渡呼舟急
- 蓼花無數(shù)滿寒汀。 -- 出自宋·李光·南歌子·南圃秋香過
- 碧窗紗透春寒極。 -- 出自宋·梅窗·菩薩蠻·碧窗紗透春寒極
- 姮娥應(yīng)有辟寒犀。 -- 出自宋·劉一止·浣溪沙
- 簾櫳靜,夜久寒生羅幕。 -- 出自宋·曹組·品令·乍寂寞
- 一葉下西風(fēng),寒生南浦。 -- 出自宋·王庭珪·感皇恩·一葉下西風(fēng)
- 晨光漸漸收寒氣。 -- 出自宋·莫將·木蘭花/玉樓春
- 清姿自是生寒瘦。 -- 出自宋·莫將·木蘭花/玉樓春
- 多情更被無寒助。 -- 出自宋·莫將·木蘭花/玉樓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