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6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難收故交意,寒笛一聲聲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過朱協律故山
- 分手頻曾變寒暑,迢迢遠意各何如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寄江陵王少府
- 畫角吹殘月,寒聲發戍樓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曉角
- 賴是豪家念寒餒,卻還漁島與漁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東溪貧道
- 作尉孜孜更寒苦,操心至癖不為清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蕭山彭少府
- 世路屈聲遠,寒溪怨氣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貽錢塘縣路明府(一作感懷)
- 大河流敗卒,寒日下蒼煙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上曲七首
- 長廊飛亂葉,寒雨更無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末長興寺作
- 裴回不能去,寒日下西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經棲白舊院二首
- 蕭條陵隴侵寒水,仿佛樓臺出杳冥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經吳宮
- 噴嵐堆黛塞寒碧,窗前古雪如白石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將入匡山別芳晝二公二首(一作將入廬山別僧
- 山兄詩癖甚,寒夜更何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思匡山賈匡(一作寒夜思廬山賈生)
- 人問寒山道,寒山路不通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欲得安身處,寒山可長保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登陟寒山道,寒山路不窮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碧澗泉水清,寒山月華白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我家本住在寒山,石巖棲息離煩緣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怪石奔秋澗,寒藤掛古松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草書屏風
- 凍白雪為伴,寒香風是媒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早玩雪梅有懷親屬
- 花前灑淚臨寒食,醉里回頭問夕陽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夕陽
- 千村萬落如寒食,不見人煙空見花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自沙縣抵龍溪縣值泉州軍過后村落皆空因有一
- 香侵蔽膝夜寒輕,聞雨傷春夢不成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聞雨
- 呵花貼鬢黏寒發,凝酥光透猩猩血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密意
- 山樓彩鳳棲寒月,宴殿金麟吐御香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碎影搖槍壘,寒聲咽帳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橫吹曲辭·隴頭水
- 文火香偏勝,寒泉味轉嘉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對陸迅飲天目山茶,因寄元居士晟
- 曠野多搖落,寒山滿路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九日同盧使君幼平吳興郊外送李司倉赴選
- 零露積衰草,寒螀鳴古田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與朝陽山人張朝夜集湖亭,賦得各言其志
- 有一鳥雛,凌寒獨宿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與昂上人兩字繼合四句初字日
- 宿雨愁為客,寒花笑未還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懷舊山(一作滄浩詩,題云留別嘉興知己)
- 古磬清霜下,寒山曉月中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秋日遙和盧使君游何山寺宿敡上人房論涅槃經
- 碎影搖槍壘,寒聲咽幔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隴頭水二首
- 孤枕應驚夢,寒林正入帷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和閻士和望池月答人
- 翠陰疑背日,寒色欲生風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詠敡上人座右畫松
- 眾山搖落盡,寒翠更重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南池雜詠五首·寒山
- 窮陰萬里落寒日,氣殺草枯增奮逸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翔隼歌送王端公
- 攲枕聽寒更,寒更發還住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聽寒更寄朱兵曹巨川
- 悠悠渺渺屬寒波,故寺思歸意若何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文會上人還富陽
- 君還到湘水,寒夜滿猿啼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于武原從送盧士舉
- 春暉遍眾草,寒色留高松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陪陸使君長源諸公游支硎寺(寺即支公學道
- 歸船不見見寒煙,離心遠水共悠然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往丹陽尋陸處士不遇
- 沙場征戍客,寒苦若為眠。 -- 出自唐·開元宮人·袍中詩
- 瑞凝金殿上,寒甚玉關西。 -- 出自唐·可止·雪十二韻
- 秋城臨海樹,寒月上營門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裴補闕入河南幕
- 楚塞因高出,寒潮入夜生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王司馬赴潤州
- 身死名不滅,寒風吹墓田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詠史十一首
- 岷峨雪氣來,寒漲瀟湘碧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送鄭子寬棄官東游便歸女幾
- 伯業隨流水,寒蕪上古城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石頭城
- 朔雁銜邊秋,寒聲落燕代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感興四首
- 光奔覺來眼,寒落夢中耳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盧溪道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