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4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六月亦寒空翠合,一溪不盡夕陽流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熙春臺用戴式之韻
- 十日春寒挾雨俱,新晴物色總歡娛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約君用
- 魚肥西寒盡堪釣,鶴怨北山誰勒文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黎粹
- 老子地寒余草逕,廣文官冷合蘭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林同年見寄
- 茅屋春寒明月夜,梅花曾與寄聲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鄉友
- 雨寒不寒苔蘚紫,霜落未落楊柳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無寐
- 一夜雪寒重整過,碧琉璃瓦水晶釘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雪后草亭
- 春鋤斸寒煙,渺渺懷江湘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藝蘭
- 鶴帳奇寒被欲冰,開門千嶂雪崢嶸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與客觀雪
- 故山渺寒江,抱此明月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舒尉
- 鶴骨清寒不受吹,白云侵硯懶題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洞元小集
- 山雨竟寒清夜約,好風吹落碧云篇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方叔
- 春不多寒風已柔,數君到日正紅稠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蔡子奇節推之官廬陵
- 舉杯吞寒光,流入詩脾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中秋雨
- 院宇明寒食。 -- 出自宋·施岳·曲游春·畫舸西泠落
- 未曉沖寒起,迎春忍病行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游春十二首
- 怒雪驅寒氣,狂雷散大音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杭州觀潮
- 惟愛歲寒心,使我自然不俗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無夢令·莫訝邇來栽竹
- 只為饑寒仍未免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蘇幕遮 在南京乞化
- 凜冽天寒,葉落山川凈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萬年春 景金本注云,四首本名點絳唇 上*
- 枕上數寒更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小重山·詩酒休驚誤一生
- 遐想廣寒露,誰得一枝香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用前韻
- 后土祠寒,唐昌花盡,誰看瓊枝雪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念奴嬌 題闕
- 好個歲寒三友,更堪紅白山茶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朝中措 題闕
- 盡畫燭寒燒,紅螺細卷,沉醉更闌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丙子冬,寄隆興呂道山左丞。
- 誰堪歲寒為友,伴仙姿、孤瘦雪霜痕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復用前韻,代友人宋子冶賦。
- 愁殺天寒翠袖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清平樂 詠水仙花
- 翠袖天寒憔悴損,倚修竹,□殘紅,墮綠苔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江梅引 題闕
- 度嶺嚴寒,來意匆忙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一剪梅 寄蔚州道友
- 聚落耿寒磷,原田巢禿鹙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憶與劉伯溫章三益葉景淵三君子同上江表五六
- 織婦慮寒心,農夫望歲情,茅簷艱苦狀,仿佛常共賡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檢近稿偶志
- 炭為驟寒偏索價,酒因不飲懶論文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冬暮小齋
- 淡月明寒葦,新霜醉曉楓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寄郭月篷
- 鼓角聲寒不出樓,一燈無語照春愁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自笑
- 山深雪寒路坎坷,兩死何如一生可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樹中餓
- ”兒告母:“寒不見母寒,暑不見母暑,死若有知應得睹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歸母怨
- 旋逐春寒生苑樹,更隨晴日度宮墻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瓊島春云
- 僻地沙寒水更清,老梅偏向澗邊橫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梅澗
- 世人苦寒儉,舞袖先擇地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送吳榮楷之官浙江三首
- 卻是饑寒解困人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酬李芋仙二首
- 翠竹偎寒蝶,丹楓噪幕鴉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桂湖五首
- 魚笛水寒江上晚,半叢豆葉雨纖纖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秋日即事五首
- 凍蜂與寒蝶,入秋皆死僵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冬華一夜霜
- 高樹留寒日,長蘆轉晚風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真陽峽
- 羸鶴翹寒木,狂猿嘯古臺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頌古三十一首
- 云淡淡寒江雁影,山渺渺落日危巢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清明前,寒食后,花雨漫天云滿岫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殘燭怕寒元夕夜,小欄花影伴人愁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丙辰元夜
- 竹外立寒枝,山南又春雨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鳴鳩
- 野店春寒雨,江城橘樹林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送故人之天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