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4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遠岫明寒火,危樓響夜濤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甘露寺僧房
- 石轉生寒色,云歸帶夕陰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王逸人隱居
- 煙景臨寒食,農桑接仲春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寄高云
- 壁壘依寒草,旌旗動夕陽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
- 日夕見寒山,便為獨往客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鹿柴
- 行李事寒天,東來聘禮全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姚郜先輩赴汝州辟
- 露色浮寒瓦,螢光墮暗叢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夏日(一作秋夜)宿秘書姚監宅
- 霜風吹寒月,窈窕虛中上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山夜聞鐘
- 瑞雪帶寒風,寒風入陰琯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溫湯對雪應制
- 憑陰托寒恣凌爍,風伯得意欣沾沾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冬陰寄滿子權
- 長源抱寒去,輕燕逐春來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庭草
- 霜風裂寒窗,余響到我床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霜風
- 花帶露寒無戲蝶,草連云暗有藏鴉。 -- 出自宋·朱弁·春陰
- 能堪幾寒暑,又作隔山河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送張迪功赴南京掾二首
- 微花耿寒食,始覺在他州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寒食日游百花亭
- 萬里天寒鴻雁瘦,千村歲暮鳥烏微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以事走郊外示友
- 二韮雖寒故是公,萬羊賈禍徒封衛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昨日侍巾缽飯于天寧蒙示佳什謹次韻
- 士患饑寒求免患,癡兒已足憂不足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食虀
- 世間劇寒暑,了不受榮悴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同叔易于觀我齋分韻得自字
- 身為苦寒士,一笑亦感恩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城南野居寄知己
- 念我苦寒心悲。 -- 出自漢·孔融·六言詩
- 蒼松壯寒風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奉和齊竟陵王郡縣名詩
- 寒藻泛寒池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贈俊公道人詩
- 疊暑泌寒泉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詠井詩
- 芳條結寒翠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園橘詩
- 巖野散寒蓬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學古詩
- 千尺掛寒藤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渡連圻詩
- 漸漬淹寒暑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贈韋方室黯別詩
- 岸薺生寒葉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南還道中送贈劉諮議別詩
- 復道中寒食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與崔錄西別兼敘攜手詩
- 長墟上寒靄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贈王左丞詩
- 一聞苦寒奏,再使艷歌傷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望荊山
- 宿草凌寒煙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體詩 陸平原機羇宦
- 驅馬傃寒城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從征虜始安王道中詩
- 朱棹麗寒渚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體詩 袁太尉淑從駕
- 洲渚斂寒色,杜若變芳春。 -- 出自隋·孫萬壽·早發揚州還鄉邑
- 曠野入寒草,獨行隨遠山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送李道士歸山
- 積水與寒煙,嘉禾路幾千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送丘二十二之蘇州
- 銀字笙寒調正長,水紋簟冷畫屏涼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山花子·銀字笙寒調正長
- 銀字笙寒調正長,水文簟冷畫屏涼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山花子·鶯錦蟬縠馥麝臍
- 白芷汀寒立鷺鷥,蘋風輕剪浪花時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漁父·白芷汀寒立鷺鷥
- 白芷汀寒立鷺鷥,蘋風輕剪浪花時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漁父歌
- 帶日浮寒影,乘風進晚威。 -- 出自唐·蘇味道·詠霜
- 自言歲寒性,不知露與霜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古意六首
- 水陌輕寒,社公雨足東風慢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點絳唇·水陌輕寒
- 秋色澄寒沼,朝陽上古桐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禁中偶書所懷呈內翰同年同院二學士
- 出門望寒野,四顧惟椒坡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晚望有感
- 眾木凋寒色,空江噴暮聲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書懷寄韋山人
- 不信臘寒雕鬢影,漸勻春意上妝光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
- 水北煙寒雪似梅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