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4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(十七日,寒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
- 士作歲寒知松柏詩龍蟄雖高臥,雞鳴不廢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黃魯直效進
- 哀哉歲寒姿,骯臟誰與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吊徐德占?并引?
- 北方苦寒今未已,雪底波棱如鐵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春菜
- 細雨作寒知有意,未教金菊出蒿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與試
- 秀語出寒餓,身窮詩乃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
- 北風吹寒江,來自兩山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新灘阻風
- 哀哉歲寒姿,骯臟誰與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吊徐德占并引
- 床下龜寒且耐支,杯中蛇去未應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錢舍人病起
- 養我歲寒枝,會有解脫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歲暮作和張常侍
- 歸夢先寒食,兒啼到白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思成堂
- 臘酒送寒催去國,東風吹雪滿征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華陰寄子由
- 誕寘之寒冰,鳥覆翼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生民
- 疏枝立寒窗,笑在百花前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卜算子·悼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艾地同志
- 乍暖還寒時候,最難將息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聲聲慢·尋尋覓覓
- 蚩尤塞寒空,蹴蹋崖谷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
- 澗道馀寒歷冰雪,石門斜日到林丘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題張氏隱居二首
- 故國悲寒望,群云慘歲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,奉呈湖南親友
- 問俗營寒事,將詩待物華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小園
- 已近苦寒月,況經長別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搗衣
- 北風起寒文,弱藻舒翠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太平寺泉眼
- 落景聞寒杵,屯云對古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
- 嚴警當寒夜,前軍落大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故武衛將軍挽歌三首
- 落雁浮寒水,饑烏集戍樓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晚行口號
- 碧瓦初寒外,金莖一氣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
- 徑危抱寒石,指落曾冰間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橫吹曲辭·前出塞九首
- 無家對寒食,有淚如金波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一百五日夜對月
- 楚草經寒碧,逢春入眼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庭草
- 萬里露寒殿,開冰清玉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槐葉冷淘
- 野屋流寒水,山籬帶薄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
- 眾壑生寒早,長林卷霧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課小豎鉏斫舍北果林,枝蔓荒穢,凈訖移床三
- 御夾侵寒氣,嘗新破旅顏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茅堂檢校收稻二首
- 長安苦寒誰獨悲,杜陵野老骨欲折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投簡成、華兩縣諸子
- 南國調寒杵,西江浸日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官亭夕坐戲簡顏十少府
- 十月山寒重,孤城月水昏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愁坐
- 藜杖侵寒露,蓬門啟曙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九月一日過孟十二倉曹、十四主簿兄弟
- 觴酒蕩寒玉,冰頰醉江潮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·簪履竟晴晝
- 乍一見、寒生毛發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細把君詩說
- 歲晚太寒生,喚我溪邊住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生查子 獨游西巖
- 仄月高寒水石鄉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定風波 再用前韻,藥名
- 日暮天寒,歸去來兮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一翦梅 游蔣山,呈葉丞相
- 火鼠論寒,冰蠶語熱,定誰同異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哨遍 秋水觀
- 北里有寒士,甕牖繩為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效陶潛體詩十六首
- ]時情變寒暑,世利算錙銖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
- 地氣反寒暄,天時倒生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桐花
- 乃知大寒歲,農者尤苦辛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村居苦寒
- 悲喘與寒氣,并入鼻中辛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重賦
- 陋巷孤寒士,出門苦恓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傷友 又云傷苦節士。
- 地不知寒人要暖,少奪人衣作地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紅線毯
- 對雪畫寒灰,殘燈明復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兄弟回雪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