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3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回首寒云空雁足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秋霽·虹雨才收
- 想袖寒、珠絡藏香,夜久帶愁歸去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東風第一枝·酒館歌云
- 并刀寒映素手,醉魂沉夜飲,曾倩排遣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齊天樂·犀紋隱隱鶯黃嫩
- 多聽寒螀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過龍門/浪淘沙令
- 涵秋寒渚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惜黃花·涵秋寒渚
- 黃昏寒雨,直是無憀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憶秦娥·馬蕭蕭
- 徐卿寒夜彈玉琴,凍云妒月波澄陰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聽徐雪江琴
- 玉簾寒、翠痕微斷,浮空清影零碎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摸魚兒·玉簾寒
- 數點寒英,為誰零落,楚魄難招,暮寒堪攬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醉蓬萊 歸故山
- 透云寒日半晴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臨江仙·鼓棹正逢江雪霽
- 從來寒食半陰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朝中措·從來寒食半陰晴
- 水落寒沙只見山,暗被天偷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卜算子·堂下水浮天
- 可憐寒谷瘦不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酬秦壽之見贈三首
- 曄曄寒江歸釣艇,丁丁虛谷動樵斤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彥時兄臘雪六首
- 氣暾寒日曉,光照遠山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雪晴三首
- 凄凄寒氣欲相侵,燈火青熒更向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瀟湘夜雨
- 荒庭寒有月,窮巷靜無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冬夜對月懷彥逢弟
- 旌別寒松茂,摧殘凍芋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袁望回春雪
- 柳梢寒已動,萱草暖還新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立春和孫子紹二首
- 詩骨寒巖木,禪心古廟爐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浮屠善慧東游
- 漏邦寒儉酒味醨,且磯親茶共分乳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信陽和同官喜雨韻
- 冬溫寒日好,歲晚早梅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放船和子遠韻
- 湖水寒應碧,山梨雨自紅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王覺民簡褒山因上人棗嶺魏欣然二首
- 京口寒煙鴉外滅,歷陽秋色雁邊遙。 -- 出自宋·嚴羽·和上官偉長蕪城晚眺
- 去卻寒暄,到了渾無定據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劍器近·夜來雨
- 一夜寒生關塞,萬里云埋陵闕,耿耿恨難休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水調歌頭 定王臺
- 風緊寒生早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惜分飛·平日悲秋今已老
- 故鄉寒食醉酡顏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鷓鴣天·故鄉寒食醉酡顏
- 杏花寒食佳期近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菩薩蠻·杏花寒食佳期近
- 鴛瓦寒生,畫檐光射,碧梧金井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水龍吟·楚天千里無云
- 錦帳寒添,畫檐雀噪,凍云布野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傾杯樂
- 酒醒寒悄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點絳唇·水驛凝霜
- 半吐寒梅未拆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夜游宮·半吐寒梅未拆
- 恨春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怨王孫/憶王孫
- 頻年寒食常為客,強索芳樽樂有涯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友人書懷
- 傷心寒食當時事,夢想流鶯下苑墻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友人寒食書懷韻二首
- 古木寒藤挽我住,身非靖節誰能留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游廬山
- 古澗寒泉可枕流,從渠庚伏在炎州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希道使君入山再有佳句見及復次元韻因簡老禪
- 老石寒藤同一笑,我知公是在家曾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題獨愛軒
- 蔗漿寒浸齒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菩薩蠻·倚闌閑拈生綃扇
- 試問寒柯,鏤冰裁玉,費化工多少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醉蓬萊·向蓬萊云渺
- 獸金寒,簾玉潤,梅雪印苔絮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祝英臺/祝英臺近
- 霜際寒云逗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惜分飛·相與十年親且舊
- 幽館寒意早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隔浦蓮/隔浦蓮近拍
- 雪霽寒輕,興來載酒移吟艇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點絳唇·雪霽寒輕
- 鑒曲寒沙,茂林煙草,俯仰千古悠悠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
- 翠衾寒、幾夜霜濃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南樓令/唐多令
- 倚高寒、有人瀟酒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龍吟曲/水龍吟
- 白天寒蛟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六么令·回風帶雨
- 削約寒枝瘦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虞美人·短墻梅粉香初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