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3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任從寒暑鎮常侵,一氣韜藏萬種心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二從寒暑變,龍浴鳳皇池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病覺寒裘重,慷嫌細字花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泗上
- 莫嫌寒尚薄,雨雪更愁人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冬曉
- 破屋寒侵骨,哀弦凍絕音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雨寒
- 竹豈寒盟已仙去,宿心惟有老松知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梅嶺有松無竹
- 雨聲寒月桂,日色暖酴醾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四月
- 身似寒空掛明月,唯余清影落江湖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山居(七首)
- 村煙寒結屋,山犬夜欺人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寒夜與范汭過黃習遠蕭蕭齋宿得人字
- 鐵甕寒潮凍不流,云陽風雪旅人愁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殘臘阻雪云陽客舍
- 橙香寒靧面,桂氣暖熏衣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冬至夜集曹能始園亭觀伎
- 即此寒燈夜,兼之遠別心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將之廣陵過別林古度留小酌
- 強敵寒盟,兵忽逾塞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吏部員外郎傅公
- 己忍寒欺羅袖薄? -- 出自近代·況周頤·浣溪沙
- 仙花寒未落,古蔓柔堪引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和登會稽山
- 從來寒不易,終見久逾滋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同和詠樓前海石榴二首
- 野寺寒塘曉,游人一夢分。 -- 出自唐·薛瑩·宿東巖寺曉起
- 借問寒林樹,何枝最可依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歸鴉
- 聲兼寒葉下,色映秋苔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寒泉(在支硎山)
- 江波寒,墮明月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王敬伯歌
- 衲擁寒云老一丘,游方無夢轉悠悠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過海云院贈及長老
- 空江寒雨送凄涼,離舍無多即異鄉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客舍歲暮
- 小廨寒依竹浦云,酒闌相對說離群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秋夜同周著作宿婁浦
- 江湖寒縮蛟蜃藏,楓桕正赤橙柑黃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證上人住持道場
- 葦葉寒相戰,灘聲暗共流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雨篷
- 舟絕寒江凍不潮,縈沙拂柳影翛翛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雪中
- 今夜寒齋雪,何人聽折弦? -- 出自明·高啟·除夕客中憶女
- 一鏡寒光定,微風吹不波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玉鑒池
- 客中寒食后,惆悵送君違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城西客舍送周著作砥
- 客到寒齋少,人歸晚渡多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郊墅雜賦(十六首)
- 隔江寒霧隱樓臺,遠逐鐘聲放艇來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過保圣寺
- 孤芳寒艷絕難依,鄴下關中不賦詩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枕上和圓機絕句梅花十有四首
- 百花寒未發,朱帝恨茫茫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感事
- 數日寒暄不得常,一朝風伯擅乾綱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三月二日大風
- 秋晚寒藤侵石瘦,夜深熟果落池驚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題長安趙氏園
- 塞馬寒來健,夫君莫我思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涂中寄高仲詔
- 忍傍寒江望京國,難將旅雁與心親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年年至日常為客
- 獨笑寒暄外,相逢翰墨間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十二弟寄詩一編來用其山字韻作
- 諒積寒暑多,我發覺翛翛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始到無極作
- 終日寒齋詠小招,故人軒檻俯溪橋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次韻和周大書事絕句
- 布袍寒旋整,圖事少曾諧。 -- 出自宋·鄭會·寒夜懷鄭澤民
- 塞上寒墮指,挾纊誰為溫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謝劉純父惠木綿布
- 冷凝寒極雪漫漫,天下無人知袁安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贈畫梅吳雪塢
- 千古寒光流夜月,滿天余彩漾晴霞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忠賢祠
- 九月寒玷催十葉,十年征戌憶遼陽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古意
- 梅花寒待雪,桂葉晚留煙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同李舍人冬日集安樂公主山池
- 莫恨寒蟾離海晚,待與君、秉燭游今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吾少多奇節
- 跨高寒、鳥飛不過,云生其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絕頂規危榭
- 想天寒、桂老已吹香,堪攀摘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滿江紅·說與行云
- 肯比寒儒,自夸秘寶,十襲庭邽寸許香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沁園春·帝賜玄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