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3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瘦馬寒來死,羸童餓得癡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王度居士
- 兩面寒波漲,當(dāng)前軟柳垂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題鳳翔西郭新亭
- 主人寒不寐,上客曉離群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韓卿宅
- 古苔寒更翠,修竹靜無鄰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太仆田卿酬殷堯藩侍御見寄
- 林靜寒聲遠(yuǎn),天陰曙色遲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喜馬戴冬夜見過期無可上人不至
- 廣陵寒食天,無霧復(fù)無煙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揚(yáng)州春詞三首
- 四鄰寒稍靜,九陌夜方空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書懷寄友人
- 鳥啼寒食雨,花落暮春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馬戴下第客游
- 即夜寒應(yīng)合,非春暖不開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黃州暮愁
- 是物寒無色,湯泉正自流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曉發(fā)昭應(yīng)
- 兼解寒威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戰(zhàn)掉丑奴兒
- 萬派寒泉枯藥鼎,一輪明月出圭峰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 贈清風(fēng)散人明月散人
- 孤城寒角韻悠?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訴衷情·孤城寒角韻悠
- 冉冉寒光映日飛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好離鄉(xiāng) 景金本注云,二首本名南鄉(xiāng)子 述懷
- 萬籟寒泉湊頂,八方瑞靄騰空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玉爐三澗雪
- 森森寒影拂苔輕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玩丹砂 土*避暑
- 簾外寒風(fēng)勁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清平樂·夜來霜重
- 淡煙寒露黃昏,傷懷又是別來處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踏莎行·碧水東流
- 今年寒食無家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清平樂 行郡歙城寒食日傷逝有作 天下同文
- 要識寒花 -- 出自元·盧摯·南鄉(xiāng)子 寄廣東肅政使者欽公,兼贈別趙景山
- 夢繞寒山月下村,一枝相對夜開樽。 -- 出自清·張問陶·梅花
- 茅店寒雞咿喔鳴,曙光斜漢欲參橫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盧溝曉月
- 松風(fēng)寒處安茶銚,石凍春深試酒槽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唐寅桃花庵圖
- 燧謹(jǐn)寒更烽候朝,鳩工何暇尚逍遙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題寧遠(yuǎn)祖氏石坊
- 雁霜寒透□,正□月云輕,嫩冰猶薄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金庸·瑞鶴仙 黃蓉唱與郭靖
- 山風(fēng)寒折骨。 -- 出自魏晉·應(yīng)璩·百一詩 二十三
- 郁郁寒木榮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為顧彥先贈婦往返詩四首
- 托蔭寒木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答孫顯世詩
- 菊傲寒霜梅傲雪,男兒寶劍傲王侯! -- 出自·老舍·贈木村菊男
- 玉帳寒更傳虎衛(wèi),彤樓曉色聽雞人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元日早朝
- 拂面寒生雪后芃,十金貂價豈容辭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陵祀歸得賜暖耳詩和方石韻四首(時和者頗眾
- 幾朝寒食近,吾事及躬耕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春日田園雜興
- 又是寒冬矣。 -- 出自·顧隨·賀新郎·又是寒冬矣
- 山縣寒儒守一經(jīng),出山姓字各芳馨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
- 莽莽寒山匝四圍,眼穿望不到庭闈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歲暮雜感十首
- 惟有寒潮不世情,朝朝莫莫過空城。 -- 出自宋·鮑輗·重到錢唐
- 燕鵲寒巢不暫寧,百年盜賊不曾停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司馬宣王
- 九里寒威閉六陰,一川風(fēng)月伴瑤琴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朱文公
- 清明寒食節(jié),韶光爛漫時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風(fēng)號寒,霜凜冽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普天寒色,大地為爐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雨雪寒窗下,孤燈夜不眠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雨夜
- 古寺寒橋路,鐘聲靜忽聞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上竺寺
- 晚天寒欲雨,春樹夜生云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送靈耀之姑蘇
- 唧唧寒蛩吟破壁,聲聲歸雁度遼天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水沉寒雁影,露冷夜蛩吟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不是寒山子,何人解此吟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韻響寒空明月里,亦非滌蕩凡愚耳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夜靜寒光半欹樓,穿入簾帷白如練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二月寒食經(jīng)新雨,開花綻柳人無語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