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3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汀洲寒事早,魚鳥興情新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西陵寄靈一上人
- 哭葬寒郊外,行將何所從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魏六侍御葬
- 征客寒猶去,愁人晝更眠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和朝郎中揚子玩雪寄山陰嚴維
- 驛樹寒仍密,漁舟晚自還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與諸公同登無錫北樓(一作郎士元詩)
- 虛室寒燈靜,空階落葉飄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夜集張諲所居(得飄字)
- 縱令寒食過,猶有鏡中花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徐州送丘侍御之越
- 馬縮寒毛鷹落膘,角弓初暖箭新調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觀獵
- 唯堆寒色資琴興,不放秋聲染俗塵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檜樹
- 云重寒空思寂寥,玉塵如糝滿春朝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春雪
- 關中寒食雨,湖上暑衣天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狄明府赴九江
- 巢鳥寒棲盡,潭泉暮凍余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華山尋隱者
- 歲后寒初變,春前芳未開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酬韋祭酒嗣立,偶游龍門北溪,忽懷驪山別
- 洞府寒山曲,天游日旰回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幸白鹿觀應制
- 猿響寒巖樹,螢飛古驛樓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深渡驛
- 暑來寒往運洄洑,潭生水落移陵谷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同趙侍御乾湖作
- 去年寒食洞庭波,今年寒食襄陽路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襄陽路逢寒食
- 陽樂寒初變,春恩蟄更蘇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舊居應制
- 蜀地寒猶暖,正朝發早梅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正朝摘梅
- 溫谷寒林薄,群游樂事多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溫泉馮劉二監客舍觀妓
- 潺湲寒溪上,自此成離別。 -- 出自唐·朱放·剡溪行卻寄新別者
- 劍氣寒高倚暮空,男兒日月鏁心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洪與權
- 寧為寒餓嗟,不同富貴謳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令既有高邸之行而束孝先兄弟索余詩云
- 樹哭寒蜩草哭蟲,何堪羈客憤時窮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秋懷寄呈子權先示徽之兼簡孝先熙之
- 曉折寒蔬野圃間,荒林深處有芳蘭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蔬蘭
- 秋居寒蕭疏,秋意愁交井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秋居
- 數枝寒照水,一點凈沾苔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道上人房老梅
- 半川寒日滿村煙,紅樹青林古岸邊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南塘即事
- 香草寒猶錄,清猿夜更悲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永州徐三掾曹
- 一池寒水綠粼粼,池上初梅白未勻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題東池
- 地偏寒浩蕩,春半客竛竮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雨
- 竹籬寒食節,微雨澹春意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寒食
- 客子寒亦行,正月固多陰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舞陽
- 半篙寒碧秋垂釣,一笛西風夜倚樓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和顏持約
- 鳥雀寒不下,山川迥相對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送友人入塞
- 清且寒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臨高臺
- 露濕寒塘草,月映清淮流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與胡興安夜別
- 春草寒復青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和蕭諮議岑離裝怨詩
- 祈祈寒枝動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從主移西州寓直齋內霖雨不晴懷郡中游聚詩
- 茲夕寒無衣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日夕出富陽浦口和朗公詩
- 路長寒光盡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赤亭渚詩
- 季月寒氣重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就謝主簿宿詩
- 戍人寒不望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和傅郎歲暮還湘洲詩
- 重櫩寒霧宿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新成安樂宮
- 劍花寒不落,弓月曉逾明。 -- 出自隋·明余慶·從軍行
- 焰里寒冰結,楊花九月飛。 -- 出自唐·本寂·焰里寒冰結
- 竹窗寒雨滴,苦砌夜蟲喧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酬李補闕雨中寄贈
- 越嶺寒枝香自拆,冷艷奇芳堪惜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望梅花·春草全無消息
- 斗柄寒垂地,河流凍徹天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塞上逢盧仝
- 澗松寒轉直,山菊秋自香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贈李征君大壽
- 空城寒日晚,平野暮云黃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過漢故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