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3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隔窗寒雨,向壁孤燈弄余照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早梅芳/喜遷鶯
- 波落寒汀,村渡向晚,遙看數點帆小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氐州第一
- 駝褐寒侵,正憐初日,輕陰抵死須遮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西平樂·稚柳蘇晴
- 色經寒不動,聲與靜相宜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杜中丞書院新移小竹
- 可憐寒食街中郎,早起著得單衣裳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春來曲
- 氣噓寒被濕,霜入破窗凝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冬夜感懷
- 江亭寒日晚,弦管有離聲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使回留別襄陽李司空
- 屢笑寒竹宴,況接青云賓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昭成寺
- 暮天寒風悲屑屑,啼鳥繞樹泉水噎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往河陽宿峽陵,寄李侍御
- 朔雪寒斷指,朔風勁裂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雜曲歌辭·羽林行
- 離別寒江上,潺湲若有情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新安奉送穆諭德歸朝,賦得行字
- 山帶寒城出,江依古岸分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秋日夏口涉漢陽,獻李相公
- 鄉夢寒更頻,蟲聲夜相逼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對雨,贈濟陰馬少府,考城蔣少府,兼獻成武
- 家貧寒未度,身老歲將除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酬包諫議佶見寄之什
- 犬吠寒煙里,鴉鳴夕照中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贈西鄰盧少府
- 秋水寒白毛,夕陽吊孤影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·白鷺
- 城對寒山開畫戟,路飛秋葉轉朱轓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餞王相公出牧括州
- 正落寒潮水,相隨夜到門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張十八歸桐廬
- 石淺寒流處,山空夜落時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和靈一上人新泉
- 范叔寒猶在,周王歲欲除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張判官罷使東歸
- 朝無寒士達,家在舊山貧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張起、崔載華之閩中
- 向人寒燭靜,帶雨夜鐘沈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秋夜雨中,諸公過靈光寺所居
- 江城寒背日,湓水暮連天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青苗鄭判官歸江西
- 瓜步寒潮送客,楊柳暮雨沾衣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陸澧還吳中(一作李嘉祐詩)
- 晴明寒食好,春園百卉開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寒食
- 別離寒暑過,荏苒春草生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職方劉郎中
- 蒼茫寒色起,迢遞晚鐘鳴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秋景詣瑯琊精舍
- 古刀寒鋒青槭槭,少年交結平陵客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寇季膺古刀歌
- 冰泮寒塘水綠,雨馀百草皆生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雜曲歌辭·三臺二首
- 葉沾寒雨落,鐘度遠山遲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酬李博士永寧主簿叔廳見待
- 獨放寒林燒,多尋虎跡行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山耕叟
- 靡靡寒欲收,靄靄陰還結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對雪贈徐秀才
- 且飲寒塘水,遙將回也同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釋子良史送酒瓢
- 冰泮寒塘水淥,雨馀百草皆生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三臺
- 脫此寒暑殻,誰能復嶇嵚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詠懷
- 柴門寒自閉,不識賞花心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貧女吟四首
- 中原寒氣深,風土非所宜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珊瑚吟
- 江南寒未深,銅爐獸花赤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新濟州
- 愁對寒云雪滿山,愁看冀北是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八拍
- 坐久寒露下,悲風動紈素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夜坐偶成
- 寥寥寒煙靜,莽莽夕陰吐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蕭十八與房侍御回還
- 屋后寒梅放,因風寄一枝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聞頂山徐道人改卜
- 柳經寒露看蕭索,人改衰容自寂寥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宿瓜州
- 拂簾寒雨響,擁砌深溪色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顏侍御廳叢篁詠送薛存誠
- 撇捩寒魚上復沉,群鵝鼓舞揚清音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陳翃郎中北亭送侯釗侍御賦得帶冰流歌
- 一留寒殿殿將壞,唯有幽光通隙塵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棲巖寺隋文帝馬腦盞歌
- 梢梢寒葉墜,滟滟月波流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秋夜同暢當宿潭上西亭
- 殿有寒燈草有螢,千林萬壑寂無聲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宿石甕寺
- 注瓶寒浪靜,讀律夜船香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惟良上人歸江南(一作郢上人)
- 淚流寒枕上,跡絕舊山中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冬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