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4個(gè)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使我襟懷遺內(nèi)熱,誦君詩句襲人寒。 -- 出自宋·俞汝尚·汝尚將歸吳興齊州記室蘇子由辱詩送因逐韻謝
- 風(fēng)剪飛絲雨腳殘,半山虛曠九秋寒。 -- 出自宋·俞掞·白華巖
- 我因國(guó)破家何在,君為唇亡齒亦寒。 -- 出自宋·虞德觀·句
- 寓居?xùn)|青城北端,夏室陰陰簟色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偶成
- 嫩黃初破未凋殘,風(fēng)露相禁曉色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馬駒父晚菊五絕
- 房陵粉水休爭(zhēng)白,姑射冰肌巧耐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宋嗣宗梅花
- 群峰不斷四時(shí)翠,萬壑長(zhǎng)留九月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武夷山
- 玉肌瑩骨冰姿瘦,單著生綃怯暮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詠梅
- 潮生采石波濤險(xiǎn),秋入青山草木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題太白祠堂
- 紫微高義篤同年,邃宇開筵近臘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謝中書施舍人宴集
- 飲罷月斜吟興動(dòng),揮毫風(fēng)露一天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中秋愛山玩月
- 艷陽滿目皆桃李,晚節(jié)如公可歲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鵝湖雙松亭
- 白袍三百近洙泗,青桂兩株如廣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試諸生直廬書事
- 琉璃翦葉碧團(tuán)團(tuán),收拾繁枝徑尺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聞莊鵬舉山茶小盆葩華雜然有意舉以見遺因作
- 一枝攜向金溪去,袖里誰知有廣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馀干資福寺巖桂盛開因折一枝戲成絕句
- 烏飯山邊白玉團(tuán),瑞光千丈溢清寒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中秋終日霧雨予還自都下宿分水嶺夜漏約七八
- 東風(fēng)一夜轉(zhuǎn)西南,分外羇愁分外寒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臨安邸中即事且謝誠齋惠詩十二首
- 風(fēng)雨于人本無意,筋骸如我不禁寒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被旨往許浦閱兵風(fēng)雨中舟過梅里
- 歸來頗訝山頭黑,果是西風(fēng)一夜寒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同莫子章方舟下龜溪
- 徹底清姿秀可餐,柔枝不怯膽瓶寒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江行得水仙花
- 來歲若非禾稼熟,窮檐何以免饑寒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和東林湛堂禪師喜雪韻五首
- 紹熙之未天步艱,忠臣義士肝膽寒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挽丞相忠定公
- 玉虬垂處雪花翻,四序雷聲六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曾煥·題飛雪亭
- 篇卷留題盡昔賢,讀之英氣凜然寒。 -- 出自宋·曾伋·讀留題張?jiān)S雙廟詩
- 未得三軍如挾纊,憑誰數(shù)處護(hù)風(fēng)寒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大江
- 草封支徑路欲斷,雨洗野花山更寒。 -- 出自宋·曾季貍·疏山三首
- 萬松密翠地?zé)o影,一水長(zhǎng)清空自寒。 -- 出自宋·曾淵子·疏山
- 休問簿書邊報(bào)急,且聽宅舍水聲寒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監(jiān)州新定卻寄并舊僚
- 漱玉鳴珠七里灘,到今猶照客星寒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七里灘
- 絕筆掃成千仞翠,數(shù)峰高掛一堂寒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齊山圖
- 縱目漸迷山色遠(yuǎn),回頭猶憶水聲寒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西園醉歸
- 小圃移花山客瘦,夜窗搗樂橘童寒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贈(zèng)陳虞卿
- 一水中分吳越近,層樓低接斗牛寒。 -- 出自宋·張逢原·題高房山夜圖
- 山茶破萼江梅發(fā),盡倚朱欄還避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欲下金階翦牡丹,夜來風(fēng)士怯輕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薰?fàn)t煙山隨指見,無奈衣輕不受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莫向吳松江上宿,夢(mèng)魂偏怯雁聲寒。 -- 出自明·張簡(jiǎn)·寄浙西倉曹東甽
- 落落雨聲檐外過,愔愔雪意座中寒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十二月初七日述懷
- 想得當(dāng)時(shí)宮殿暖,不知門外有風(fēng)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勉窗·瑞炭
- 晨曦遠(yuǎn)借彤云暖,秋魄微侵甲帳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冕·海棠
- 懷人渺渺數(shù)重山,風(fēng)月將秋入夢(mèng)寒。 -- 出自宋·張汝勤·寄徐秋澗
- {左果右刂}竹招山色,栽梅結(jié)歲寒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題友人深居
- 白發(fā)千梳書景暄,鳥瓶一啜夜窗寒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白發(fā)
- 形容杰出新圖粲,德澤雄沾舊俗寒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睢陽五老圖
- 鐫滿留題屋杜間,風(fēng)吹醉面不知寒。 -- 出自宋·張至龍·化龍閣
- 短櫂夷猶七里灘,人亡依舊水光寒。 -- 出自宋·章才邵·題嚴(yán)子陵釣臺(tái)
- 地僻林深晴亦濕,山高風(fēng)猛夏猶寒。 -- 出自宋·章鑒·過毛竹山
- 庭下流泉趨澗急,座間清氣逼人寒。 -- 出自宋·章至謙·九日和杜子美韻
- 老梅百窠霸騷壇,崢嶸鐵骨傲歲寒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南山賞梅分韻得觀字
- 歲堂堂去逐江干,夜半東風(fēng)送舊寒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元日客中和同年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