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寒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翠微寺在杉松老,紫閣峰高水石寒。 -- 出自唐·楊徽之·送夢英大師
- 病起正當(dāng)秋閣迥,酒醒迎對夜?jié)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寒。 -- 出自唐·王正己·贈廖融
- 曾上青泥蜀道難,架空成路入云寒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路次覆盆驛
- 村女浴蠶桑柘綠,枉將顏色忍春寒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道中未開木杏花
- 張儀舊壁蒼苔厚,葛亮荒祠古木寒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重陽感懷
- 萬疊云山供遠(yuǎn)恨,一軒風(fēng)物送秋寒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登樓寓望
- 月沈江底珠輪凈,云鎖峰頭玉葉寒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晚樓寓懷
- 月沉江底珠輪凈,云鎖峰頭玉葉寒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晚樓寓懷
- 張儀舊壁蒼苔厚,葛亮荒祠古木寒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重陽感懷二首
- 輕花細(xì)葉滿林端,昨夜春風(fēng)曉色寒。 -- 出自唐·宋雍·春日
- 背云沖石出深山,淺碧泠泠一帶寒。 -- 出自宋·周濆·山下水
- 背云沖石出深山,淺碧冷冷一帶寒。 -- 出自宋·周濆·山下水
- 景勝銀釭香比蘭,一條白玉偪人寒。 -- 出自唐·孫氏·白蠟燭詩(代夫贈人)
- 東風(fēng)未放曉泥干,紅藥花開不奈寒。 -- 出自唐·竇梁賓·雨中看牡丹
- 最是惱人情緒處,鳳凰樓上月華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節(jié)度姬·會張生述懷
- 擾擾香云濕未干,鴉領(lǐng)蟬翼膩光寒。 -- 出自唐·趙鸞鸞·云鬟
- 晨光不借泉門曉,暝色空添隴樹寒。 -- 出自唐·護(hù)國·傷蔡處士
- 愁人正在書窗下,一片飛來一片寒。 -- 出自唐·清江·小雪(一作可止詩)
- 精魄不知何處在,威風(fēng)猶入浙江寒。 -- 出自唐·常雅·題伍相廟
- 顥魄洗煙澄碧落,桂花低拂玉簪寒。 -- 出自唐·曲龍山仙·玩月詩
- 月華不向扃泉戶,露滴松枝一夜寒。 -- 出自唐·張?jiān)迫荨づc薛昭合婚詩
- 自有繡襦并甲帳,瑤臺不怕雪霜寒。 -- 出自唐·吳彩鸞·歌
- 豪杰紛紛今誰在,笑世間、華屋爭寒暑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賀新郎·陳跡空鳧渚
- 芳草已生千里恨,玉笙吹徹五更寒。 -- 出自元·趙雍·浣溪沙
- 臺州別駕不之官,煙水孤村共歲寒。 -- 出自元·謝應(yīng)芳·贈慶別駕
- 愛汝題詩枉問安,依依應(yīng)念得無寒。 -- 出自元·華幼武·用道士韻寄彥忠
- 灣灣流水曲欄干,皞鳷芙蓉不耐寒。 -- 出自元·陸仁·款歌
- 玉樹臨風(fēng)今竟折,冰舟歸櫬不勝寒。 -- 出自元·張遜·挽盛季文
- 雷雨過厓驚落湍,空林白晝忽生寒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龍門山中即事
- 河通織女機(jī)絲濕,雨歇巫娥翠黛寒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錢塘春感六首
- 杏花落盡東風(fēng)惡,燕子歸來社雨寒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夜宴葉氏莊曉登悠然樓作
- 莊蘺草變鯨波落,苜蓿花開雁塞寒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簡林叔大都事
- 畢竟孤標(biāo)還在,縱夭桃繁杏,難侶寒香。 -- 出自元·陶宗儀·一萼紅 賦紅梅,次郭南湖韻
- 琳館清深小雪殘,釀梅天氣不多寒。 -- 出自元·馮子翼·佑德觀試經(jīng)
- 水曲朱門漪漾漫,一簾花雨月波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予可·宮詞
- 翦水飛花,裁冰作絮,龍宮不管嚴(yán)寒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滿庭芳 和趙仲敬詠雪
- 帶陴新冢尋蔾杖,滴淚應(yīng)連碧血寒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清道人卜葬金陵哭以此詩
- 一襟猶帶千巖氣,飄落尊前作夜寒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初堂歌席戲?yàn)槎^
- (卷中有裁詩示鬼神之句)光芒寒膽聲動心,傳使百世懦夫立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石齊逸詩遺墨冊閩人林研忱乞題
- 薄帶煙痕圍作暈,分黏香夢自生寒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宗武示過小院看牡丹之作和酬
- 天根一雪埋烽燧,奇骨余扶石氣寒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為仲照丈題何詩孫翁所畫馴鷗園二雪松
- 燕子不歸春事晚,一江煙雨杏花寒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蘇溪亭
- 西南片月充腸冷,二八飛泉繞齒寒。 -- 出自宋·錢昭度·句
- 莫近欄干聽花雨,樓高無處著春寒。 -- 出自宋·何應(yīng)龍·春寒
- 新裁白紵春衫薄,猶怯?xùn)|風(fēng)一陣寒。 -- 出自宋·何應(yīng)龍·東風(fēng)
- 二十四番花信后,曉窗猶帶幾分寒。 -- 出自宋·何應(yīng)龍·曉窗
- 仙妃未起宮娃小,錯報西樓曉月寒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和沾似嫌春漸老,向人如說夜來寒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牡丹詩十首
- 回眸已覺三山近,滿壁潛驚五月寒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句
- 玻璃千頃清無滓,星月一天光動寒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幽居